庐山市公安:“三位一体”筑牢校园安全屏障
九江新闻网讯 九江庐山市,坐拥庐山,毗邻鄱阳湖。秀美山水间,星罗棋布的水域也给校园安全带来了独特挑战。庐山市公安局立足地域实际,创新构建“警+N”护学岗台、“天眼”水域防护、法治教育浸润“三位一体”的立体化校园安全防护体系,成效显著。今年以来,该市涉校安全事件、涉生溺水事故保持“零发生”,涉校警情同比去年下降26%。
“警+N”岗台:校门口的平安堡垒
“现在放学,老远就能看到醒目的护学岗台,‘公安蓝’‘志警绿’都在,秩序井然,心里特别踏实!”庐山市第二小学家长王女士感慨道。
针对校园周边高峰时段秩序问题,庐山市公安局联合教育部门,打造“警+N”“五位一体”护学岗(公安民警辅警+校领导+教师+保安员+家长志愿者/志警),并推行“三统一、四规范”标准化模式。全市已有17所中小学、幼儿园门口建成标准化岗台。以此为核心,构筑“红橙黄”三层防护圈——红圈(核心区):公安、保安固守岗台及校门;橙圈(警戒区):教师、志警疏导人流车流;黄圈(外围区):交警、特巡警、机动队负责巡逻与交通疏导。该机制运行以来,高峰时段校门前平均通行效率提升40%,今年已投入护学警力1500余人次。
“天眼”瞰湖:科技筑牢防溺屏障
“无人机巡查组注意,南康镇鄱阳湖水域发现学生靠近,立即喊话劝离!”一声指令,成功阻止了潜在危险。
面对突出的水域风险,庐山市公安局科技赋能,构建“空天地”立体化防护——“天眼”巡航:警用无人机对鄱阳湖岸线、水库等重点水域常态化、高频次巡航(累计超400小时),有效弥补盲区;“四个一”工程:联合各乡镇强力推进增设水域警示牌137块,在易溺水点配备救生圈、安全绳、毛竹竿的救生设备点110处;隐患联查:联合多部门精细排查校内安全隐患,高频整治校园周边环境。无人机巡航应用以来,已及时发现并成功劝离在水域逗留的学生15人次,涉生溺水事故“零发生”。
法治“育苗”:安全种子深植心田
“假如有同学恶意推搡你,该如何应对?”在庐山市第三中学的课堂上,担任“法治班主任”的民警正通过情景模拟,引导学生应对校园欺凌。
庐山市公安局精心选拔骨干民警担任全市中小学“法治班主任”,联合蓝天救援、消防等部门,围绕“反欺凌、防溺水、交通安全、防诈骗、防侵害”等五大主题,开发互动式精品“法治安全课”。摒弃枯燥说教,采用情景模拟、案例剖析等形式,提升趣味性和实效性。
并定期面向教师、安保人员及家长群体开展专题安全培训,提升风险识别、初期处置及联动报告能力,筑牢家校社协同防线。今年以来,已授课130余场次,发放宣传资料2万余份,有效预防涉校纠纷5起。同时,积极建设“校园安全角”,将防溺水、反欺凌等安全知识融入日常环境,成为触手可及的“小课堂”。
校门前的“守护蓝”,湖面上空的“千里眼”,课堂上的“引路人”,庐山市公安将持续擦亮“山水校园·平安相伴”品牌,托起孩子们触手可及的美好明天。(庐山市公安局供稿)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