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媒看九江】完整社区,一刻钟满足日常需求

时间:2025-07-24 11:09:05 来源: 九江日报

     

7月23日,《人民日报》18版整版专题稿件《我们的美丽城市 我们的宜居家园(产经观察)》,其中以《江西九江市——完整社区,一刻钟满足日常需求》为题,单条报道了九江市浔阳区孙家垅完整社区建设,完善基础设施,拓展公共空间,打造15分钟生活圈,让居民生活更加便捷。

一大早,江西省九江市浔阳区孙家垅社区党群服务中心迎来了一个个老街坊。63岁的居民汤秋荣把外孙送到社区开办的暑期公益托管班,“这里不仅有老师专门辅导作业,还开设了石膏彩绘、青花瓷立体画、京剧脸谱制作等手工体验课,孩子每天认真对照课程表,生怕错过了心仪的课程。”

“过去,小区服务设施少,路面狭窄坑洼,生活不太便利,一到晚上我们就不愿出门。现在公园建在家门口,专家定期到社区问诊,出门能遛弯,下楼能就医,小孩有专人帮着看护,日子过得有滋有味。”汤秋荣说。

孙家垅社区由电信器材厂宿舍、整流器厂宿舍等11个小区组成,多数房屋建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随着时间推移,房屋逐渐老化、配套设施陈旧、环境整体落后、活动空间不足等问题逐渐显现。

“此前,社区49栋住宅楼中,八成以上出现墙体斑驳、管线老化等情况,产生了不少安全隐患。不仅如此,小区内违建成风,公共区域被私人‘圈占’,导致居民停车难、出行难,活动空间受限。”孙家垅社区党委书记赵琳说,居民期待改善居住环境的呼声越来越高。

“不过,受资金、政策等因素限制,此前能做的就是‘缝缝补补’。要想来个‘焕然一新’,社区也是有心无力。”赵琳感慨。

2022年,事情迎来转机。孙家垅完整社区建设被纳入当地民生实事项目,政府加大投入实施整体更新。

完整社区怎么建?居民说了算。赵琳介绍,区里成立工作专班,通过入户走访、调查问卷、召开居民议事会和专题听证会等多种方式,摸准居民需求。

“建设之初,居民最期盼的养老照料、儿童托育、共享食堂、文化体育等服务设施均处于‘空白’状态,而社区又没有闲置场地来新建,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最大难题。”赵琳说。

盘活拓展空间资源,成为破局的关键。“原本还担心门前的围栏会‘一拆了之’,给生活造成不便。没想到,社区为居住在一楼的50至70平方米小户型住户统一建造了门前庭院和储物间,既美观又实用。”居民徐晓林说。

不仅如此,孙家垅社区还将目光投向了仅有一墙之隔的“邻居”们。

经过多方协商,按照“产权与使用权分离”模式,通过拆墙并院、拆围透绿等举措,江西财经职业学院让渡出宿舍区闲置的4300余平方米场地使用权,相继建成社区幸福食堂、养老服务中心、托育中心、共享球场,让“一老一小”乐享便利;中国邮政集团九江分公司360多平方米的旧仓库,成为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和新时代文明实践站,让服务群众有了功能完善的新阵地……“在一众‘好邻居’的托举之下,社区基础设施更加完善,公共活动空间大为拓展。”赵琳说。

临近中午,孙家垅社区幸福食堂热闹了起来。“这里为我们提供一日三餐,荤素搭配、菜品丰富、好吃不贵,老年人用餐还能享受半价优惠。”汤秋荣笑着说,走出小区大门,就是生鲜超市、卫生服务中心、理发店、药店……“不到一刻钟的工夫,就能满足基本生活所需,方便得很!”(人民日报记者 王丹)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