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人大 民有所呼 我有所应】工作评议“回头看”,力促惠企政策落地见效
开展工作评议是人大常委会履行监督职能、提升监督实效的重要方式。去年,市人大常委会针对市行政审批局惠企政策落实情况开展工作评议,提出整改意见,推动问题解决。为巩固评议成果、提升评议质效,今年,市人大常委会组成调研组,聚焦惠企政策落实情况,对评议意见办理落实情况开展“回头看”,以持续监督推动惠企政策真正落地见效。
时间回溯到去年初,市人大常委会工作评议调查组通过汇报座谈会、实地察看、邀请企业座谈、个别访谈等形式,深入调查市行政审批局惠企政策兑现情况,形成评议报告和问题清单并反馈,要求整改。去年11月下旬,在市人大常委会2024年度工作评议大会上,市行政审批局负责人作专项工作报告并现场答问。几天后,市人大常委会办公室反馈评议意见,从“建立长效机制,提高惠企政策知晓度”“加强联动配合,推动政策落实见效”“优化审批服务,促进行政审批惠企利企”三方面提出要求。
评议意见整改落实情况是否经得起检验?今年7月,调研组走进市政务服务中心,实地察看人才服务专窗、金融普惠专窗、工改专区、企业服务专区、惠企政策兑现专窗的运行状况,详细听取“赣企通”平台运行情况介绍,并不时向工作人员提问:“博士有哪些待遇?”“符合条件的话是直接在这里办理吗?”
调研发现,今年“赣企通”平台完成升级,实现政策智能推荐与主动推送,搭载“小赣事”AI导办服务,拓展涵盖找项目、找资金、找人才等10大类的“增值化改革”板块,达成基本政务服务与增值服务“一站集成”;新增互动板块,接入“赣问”、江西营商、96885等诉求渠道,确保企业诉求“一键直达”。
“去年参加工作评议,这次再次来到市行政审批局,感觉变化很大,特别是在惠企政策落实方面,创新依托AI大语言模型,精准匹配、智能触达企业,效率和精准度都更高,非常好。”市人大代表罗义超评价道。据统计,“赣企通”九江分厅今年上半年新增用户企业3872家,累计注册市场主体达19.9995万家。这份亮眼的“成绩单”,让调研组成员切实感受到变化。市行政审批局负责人在座谈交流时表示:“人大评议工作确实起到了很好的效果,以前市直部门和县区对政策的梳理、重视程度不够,从去年到今年,平台得到了丰富,我们也能感受到这方面有很大的提升。”
这样的感受在企业群体中同样得到印证。“通过‘赣企通’,我们了解到许多针对学校老师的政策,平台很智能,根据我们填写的资料就能推荐相应政策。”九江市匠源职业技能培训学校有限公司校长韦佳苹深有体会。落户于九江经开区、从事电力设施安装的高新技术企业——九江光辉电力科技有限公司,近期也在市行政审批局的上门指导下,熟练操作“赣企通”平台,切实吃透、用好惠企政策,该公司经理余文祺表示:“平台上的一些政策,特别是涵盖水电气报装等内容,很符合我们电力行业企业发展需求。”
市政务服务中心企业服务科科长慈梦圆告诉记者:“我们把宣传推广惠企政策作为提升惠企政策使用率和转化率、激发企业活力的重要抓手,加强‘赣企通’推广应用,让更多企业知晓和使用‘赣企通’。”
市人大常委会的评议意见要求市行政审批局“拓宽‘免申即享’事项覆盖面,推动更多惠企政策无感智享、应享尽享”。今年,九江光辉电力科技有限公司就享受到了市就业创业中心的免申即享政策。“在‘赣企通’上了解到财政部的《普惠金融发展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后,没过多久,创业担保贷款贴息资金就发放到了企业,让我们企业发展更有动力。”余文祺介绍道。
“‘免申即享’是政府主动识别符合条件企业并直接兑现政策的服务模式。我们通过跨部门协同、数据共享、精准推送、简化申报和广泛宣传等措施,扩大政策覆盖范围,提高企业获得感,推动政策高效兑现。”慈梦圆解释道。目前,全市共上线惠企政策事项581项,其中“免申即享”事项就有516项,切实让企业实现无感智享、应享尽享。
今年以来,市行政审批局根据评议意见,拓宽多元化渠道宣传惠企政策,市县一体协同推进,确保政策落地见效。同时,以深化“高效办成一件事”改革为牵引,持续健全制度保障、提升审批效能,推动政务服务优化升级,增强企业获得感。
“在市人大常委会的监督支持下,我们将持续聚焦企业需求,围绕惠企政策落实,不断提升审批质效和服务能力,努力让‘九江办事’体验更佳。”市行政审批局政务指导科科长方耀如是说。
(九江日报全媒记者 黄梦如)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