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死时速 多科协作——德安县总医院人民医院院区成功救治腹腔复合伤重症患者
九江新闻网讯(刘忠凯 雷丹)近日,德安县总医院人民医院院区上演了一场与死神赛跑的生命救援。该院急诊科、ICU、肝胆外科、泌尿外科、麻醉科、血库等多学科团队紧密协作,成功从“鬼门关”抢回一名因外伤导致脾肾横断破裂、腹腔大出血并失血性休克的危重患者,展现了医院在严重创伤救治领域的高效协作能力和急救能力。
据悉,该患者因外伤导致腹腔多器官严重损伤,其中脾脏与左肾均发生外伤性横断破裂,引发腹腔内大出血。在由120急救车转运至德安县总医院人民医院院区途中,患者已出现失血性休克的危重表现,生命垂危。
时间就是生命!患者抵达医院后,急诊科余涛医生凭借丰富的临床经验和高度的责任心,当机立断,立即启动创伤救治绿色通道。医院多学科团队迅速响应,ICU团队第一时间接管患者,在ICU内展开紧急抢救。肝胆外科主任王恩泉、泌尿外科主任蒋青等科室主任迅速赶到现场,参与病情评估与救治方案的制定。与此同时,医院血库高效联动,紧急调配并准备好了抢救所需的红细胞悬液及血浆,为后续抢救奠定了坚实的基础。ICU副主任高邦柱在抢救的同时,向患者家属详细、清晰地告知了病情的危重程度及潜在风险,患者家属对人民医院医疗技术和救治能力给予了充分信任,果断签署了手术同意书。
在各环节无缝衔接下,患者被迅速送往手术室。麻醉科团队密切协作,为患者实施了安全有效的麻醉,确保了手术的顺利进行。王恩泉与蒋青等外科专家联合开展手术,一场紧张而有序的联合脾脏及左肾切除术迅速展开。经过1小时20分钟的紧张手术,手术团队成功为患者实施了损伤器官的切除与彻底止血。手术过程顺利,患者生命体征逐渐平稳,转危为安,术后被安全送回ICU进行进一步监护治疗。
王恩泉说:“单纯的脾破裂,其死亡率在相关报道及文献中已达10%,而像此类腹腔内多个实性器官同时破裂的情况,死亡率更是高达30%-70%,甚至更高。‘黄金1小时’的救治原则在该患者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快速止血、快速液体复苏、快速手术干预,是提高此类患者生存率的核心关键。而这一切,都离不开多学科团队的通力合作与高效运转。”
蒋青说:“腹腔多器官破裂是一种灾难性的创伤,其总体死亡率极高。患者的预后深刻受到损伤复杂性、失血性休克的严重程度和持续时间、合并伤情况以及救治速度和质量的影响。及时、专业、高效的创伤救治体系,是挽救此类患者生命的唯一希望。得益于医院近年来对多学科发展的高度重视和持续投入,德安县总医院人民医院院区在严重创伤救治能力上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具体体现在快速诊断能力的提升、损伤控制性手术技术的成熟、大量输血保障能力的增强以及精细化重症监护水平的提高等多个方面。”
此次成功救治,不仅是人民医院院区多学科协作模式的一次完美实践,更是医院综合救治实力的集中体现。它标志着德安县总医院人民医院院区在应对复杂、危重创伤患者时,已具备快速反应、高效协同、精准救治的过硬能力,为区域内严重创伤救治积累了宝贵经验,也为县域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构筑了一道坚实的“防线”。今后,德安县人民医院院区将持续深化多学科协作机制,不断优化创伤急救流程,提升急危重症救治水平,以更高的标准、更优的服务,守护一方百姓的生命安康,为健康中国、健康德安建设贡献“德医”力量。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