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温下的劳动者】李时扬:调车长的烈日攻坚战

时间:2025-08-01 10:52:55 来源: 九江日报

夏日炎炎,酷暑难耐。7月16日14时,李时扬戴上草帽,把冰矿泉水挂在腰间,带上全套装备,走出九江车务段琵琶湖站调车组间休室,迎着滚滚热浪,快步登上晒得滚烫的机车,开始了当天下半场的调车作业。

39岁的李时扬,是南铁九江车务段琵琶湖站调车长,从事调车工作已有十多年。调车是铁路部门最一线的工作,列车开进车站后,车厢和机车分离,机车去机务段检修,货运车厢按照发送站、到达站、编组计划等进行分门别类的调整。调车员就是负责为始发和终到车站的车厢、车头重新分解与编组连挂,确保列车顺利始发和解散编组,是为火车“穿针引线”的人,也是铁路车务部门最辛苦、最危险的工种之一。“我毕业就做调车,没换过岗,”李时扬说:“调车挺重要的,尤其夏季是用电高峰,我们要把所需的电煤及时送到各大电厂,保证用电需求。”

进入7月,这份工作的强度陡增。7月1日至16日,琵琶湖站共计装车7147辆,发送货物46.19万吨,实现运输收入2833.14万元,同比分别增长80.8%、83.9%、77.18%;日均装车447辆,单日最高达500辆。“节奏挺紧张的,”李时扬告诉记者:“货运链条环环相扣,稍微有一点时间赶不上,就影响后面的进度。”

调车作业需要频繁在机车与车列间移动,而7月到9月的高温,让每一步都变得格外费力。此时,机车发动机的盖板全部打开,像一台巨大的暖风机持续向外吐着热气,刚站稳脚,李时扬的手掌就感受到机车表面传来的灼热。“每年这三个月,站场就是个大蒸笼,”李时扬说:“站在车列旁,就像有个热风机对着吹。”

调车作业容不得半点松懈。“连结、减速、停车……”机车与车列连挂妥当后,李时扬迅速进入车挡蹲下身子,一手抓住一只风管的接头,对准、转动、下压,打开两端折角塞门,制动软管连接完成。随后他立即爬上车梯,登上闸台,挂上安全带挂钩,用力转动闸盘,闸链“哗啦啦”地滑落下来。整个作业过程动作连贯、一气呵成,如行云流水般丝滑。

等待信号的空隙时间,李时扬摘下草帽扇风,他大口喘着粗气,一边用袖子擦汗,一边解下腰间的矿泉水,咕咚咚地喝上一大口。

长时间的户外作业,高温在他身上持续“书写”。背部、胸前、腋下早已湿透,但一会儿又晒干了,盐分使得衣裤斑斑发白,暴晒让皮肤变得黝黑,而这样的状态每天8小时,每年持续3个月。

李时扬所在的调车组共3人,7月16日当天,他们在烈日下作业8小时,完成调车计划5批、24钩,编组列车7列,调动车辆495辆。

“琵琶湖站,13道调车信号好,2号明白。”机车推着车列缓缓地向13道驶去,李时扬站在机车一侧的过道上,一手握着扶杆,一手握着电台,双眼紧紧盯着车列前行的方向。“大中午和凌晨的时候最难熬。”李时扬补充:“咬咬牙坚持吧,保证供电需求最重要。”

(沈海生 实习生 周湘晗 九江日报全媒记者 陈沽玥)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