赛得利公益第三课堂为200多名社区儿童送去科学与非遗新体验
九江新闻网讯 暑意正浓,赛得利公益第三课堂暑期社区课堂在九江市妇女儿童活动中心与人民路社区同步开启,超200名儿童在趣味实验、非遗皮影与八段锦的体验中,度过了充实欢乐的时光。作为赛得利深耕9年的公益教育品牌,活动创新融入体质锻炼课程,以“科学启蒙+文化传承+健康赋能”的三维模式,为孩子们的暑假注入成长能量。
科学实验 人造雪与色彩的奇妙旅程
“哇,白色粉末变成雪花啦!”市妇女儿童活动中心的实验室里,孩子们的惊呼声此起彼伏。在赛得利志愿者指导下,孩子们将吸水树脂粉末与水混合,看着细小颗粒瞬间膨胀成蓬松“雪花”,纷纷伸手触摸这份夏日清凉。
紧接着的“色彩接力”实验更让孩子们兴致盎然。“这是因为毛细现象”,量杯中赛得利无纺布的色彩逐渐发生变化,志愿者们一边演示一边讲解,协助孩子们操作滴管,观察色彩渐变。
这种互动式教学是赛得利公益第三课堂的特色,自2016年启动以来,已通过70余场活动为上万名学生拓展科学知识。孩子们眼中闪烁着对知识的渴望,这种沉浸式体验不仅能点燃孩子们的科学兴趣,更契合了赛得利“赋能成长”的公益理念。
非遗传承 皮影戏幕后的文化密码
在人民路社区,孩子们在志愿者指导下为皮影坯子上色,“传统皮影上色要讲究‘三分塑型,七分传神’。”社区老师的讲解让孩子们听得入神。
赛得利志愿者们提前学习敷彩、缀节工艺,耐心协助孩子们处理细节,之后大家围坐一圈,用亲手制作的皮影演绎《西游记》经典桥段。
四年级的张同学举着自己绘制的美猴王皮影兴奋地说:“原来影子也能讲故事!”志愿者辛燕飞用手机记录下这一幕,多年公益服务中,她见证许多孩子由此建立文化自信。
健康身心 八段锦的动静哲学
在两个赛得利志愿服务站里,作为今年新增特色环节,儿童八段锦课程成为连接科学探索与文化体验的纽带。赛得利邀请专业教师保留经典招式,融入童趣讲解。
“吸气时想象自己变成小树苗,呼气时像花朵绽放。”志愿者引导孩子们调整呼吸节奏。这套课程的引入,源自赛得利对“五育并举”的深刻理解。
活动结束时,许多孩子已能熟练完成整套动作。
200份成长答卷公益化学反应持续生成
孩子们获得的不仅是亲手制作的皮影、实验记录,更收获了科学思维、文化认同与健康意识。这种多维成长恰如赛得利在九江地区深耕多年的公益实践,始终将支持教育放在公益版图的重要位置,用实际行动践行“保护环境,为客户创造价值,实现利民、利国、利业”的经营理念。
8月,赛得利公益第三课堂将新增女童成长课、手工画扇、物理探索等特色内容,陪伴孩子们在趣味互动中度过缤纷暑假。
(赛得利供稿)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