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球架桥 山水邀约——浔阳借力“村超”展九派风华

时间:2025-08-05 16:01:03 来源: 九江市融媒体中心(九江日报社 九江市广播电视台)九江新闻网

8月3日,贵州榕江“村超”赛场迎来一支身披“浔阳红”的特殊球队——九江市浔阳区萝卜饼足球队。这场与四川恩阳区银耳羹足球队的对决,既是草根足球的激情碰撞,更成为浔阳区向全国观众展示九派风采的立体舞台。从战袍设计到现场展演,从商企联动到温情故事,浔阳用足球架起文体旅融合的桥梁。

精准布局,共筑文旅盛宴

“抢抓‘村超’现象级流量,让全国认识诗意浔阳!”这是浔阳区参赛的核心目标。

面对年均超亿次曝光的“村超”舞台,浔阳区将琵琶亭、烟水亭等文化地标,大中路百年商街的城市风情,以及九江萝卜饼、梁义隆茶饼等美食名片精心打包。球队战袍化身“城市微缩景观”:把著名的“浔阳八景”地标性建筑设计到球衣上,让球员们化身为“奔跑的文脉”,把美景串联地域文化符号,强化视觉想象,将浔阳景点以及独特文化全方位展现给全国观众。胸前“九江大中路”、背后“浔食荟”标识,浔庐餐厅、梁义隆、了凡茶饼、柴桑牌封缸酒、陶令、鹤问湖、仙客来、春柏茶庄、长河集团、市文旅集团等众多企业的齐心相助,以及浔阳区女企业家商会跋涉千里现场助威,则见证了政企携手、同心协力的局面,成为浔阳文体旅融合发展的生动注脚。



多维触达,赛场变身文旅展厅

赛事期间,浔阳区展开了立体化文旅宣推。

交流座谈,搭建合作桥梁。浔阳区团队到榕江后,与榕江文体旅部门开展交流学习座谈,在学习榕江先进经验的同时,沟通建立与榕江县足协长期交流机制,深入学习其赛事组织、球队管理、球迷文化建设等方面的经验,以推动浔阳足球事业的发展。在文体旅融合发展的道路上相互学习、携手共进,共探文体旅融合发展新路径。

“饼”承心意,萝卜饼飘香赛场。比赛现场,浔阳区团队将现场制作并免费发放香气四溢的九江特色小吃——萝卜饼,让榕江观众和各地游客零距离品尝“浔阳味道”,成为赛场边一道诱人的风景线。

文创礼包,礼遇四方宾客。赛前,浔阳区精心准备了富含诚意的“浔阳文旅大礼包”,包含景区门票优惠券、区内合作酒店住宿折扣券、特色美食体验券、浔阳手绘旅游地图、九江诗词冰箱贴以及《跟着课本游九江》、九江文旅宣传资料等,现场赠送给热情观众,诚邀大家做客九江。

巡游展演,千年文脉耀赛场。赛前,浔阳队员和啦啦队手持印有“九派浔阳郡 分明似画图”“悠然庐山 诗画九江”“九江大中路”“浔阳江畔夕阳醉”“烟水亭”等浔阳著名地标和文化景点名称的标牌进行巡游展示,直观地宣传浔阳文旅资源。中场的中国舞《琵琶浔语》表演,以琵琶等乐器结合古典舞蹈,再现《琵琶行》意境,展示浔阳千年文脉和深厚文化底蕴,赢得全场喝彩。

全媒传播,让浔阳故事“破圈”出彩。为扩大赛事影响力,浔阳区组建了专业宣传团队,在九江发布微信公众号、九江新闻网、九江日报、浔阳晚报、掌中九江、浔阳融媒APP等主流官方媒体密集刊发预热造势、赛事追踪、人物专访等稿件近20篇;组织专业摄制团队,策划制作了展现两队的比赛预热AI视频、球队出征仪式、球队备赛、赛场风采、浔阳文创大礼包、浔阳啦啦队等主题的短视频20余条,浔阳文旅官方抖音、视频号及担任本次浔阳区萝卜饼队“村超”推荐大使“加冰”自媒体达人的平台短视频,累计播放量超30万人次;九江发布视频号、浔阳融媒APP以及贵州“村超”等榕江当地新媒体对赛事进行了全程直播,全媒体平台直播观众高峰时段超200万人次;据不完全统计,浔阳区萝卜饼足球队出征贵州“村超”全网总曝光量超500万。






以赛会友,约战庐山续前缘

赛场上,浔阳队陈亮与恩阳队王彬的拥抱引发全场动容——这对1998年-2000年曾并肩作战的队友,因“村超”跨越25年重逢。尽管浔阳队最终以2:3惜败,但队员以萝卜饼的“外酥里韧”赢得尊重。

更可贵的是,足球不仅重现了跨越25载的队友情,更促成长江与巴山的两地新约。终场哨响,两队立下温暖约定:2026年,恩阳队将赴浔阳江畔再战,并共登庐山,在云雾缭绕中品茶论道,让足球情谊淬炼于山水之间。



以球为桥,转动文旅融合新篇章

本次“村超”突破传统框架,以“特色队名、巡游展文脉、非遗舞蹈点睛”的创新形式,将文旅基因植入体育血脉,将文化符号植入全国观众视野。

赛场胜负已成过往,而浔阳萝卜饼的滋味、恩阳银耳羹的清甜及两地灿烂文化,已深烙观众心中,酿就“和而不同”的醇厚情谊。浔阳队此行不仅是一场激烈竞技,更是一次成功的城市文旅推介和文化交流实践,充分展现了文体旅融合的独特魅力与深远意义,其文化自信与体育精神已在“村超”舞台留下精彩印记。

(邱春梅/文 胡铭/摄)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