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发人才】银发调解“十二法” 化解矛盾暖万家——记全省离退休干部先进个人、庐山市退休干部张理龙

时间:2025-08-13 15:21:54 来源: 九江日报

庐山市退休干部张理龙身兼庐山市住建局退休干部党支部书记与专职交通事故调解员,他总结调解“十二法”,带领团队调解纠纷4500多起、涉案超1.8亿元,2020年获全国模范人民调解员称号。

退而不休 用“技术”巧化矛盾

“老张,又来‘救火’啦?”在庐山市道路交通事故人民调解委员会走廊里,同事们常和67岁却步履矫健的张理龙这样打招呼。他抱起案卷就往调解室走,那里总有两拨情绪激动的当事人在等他“主持公道”。

“退休不是终点,群众需要的地方,就是我该站的位置。”张理龙履历丰富,在部队及检察院、法院等多个岗位历练,积累了法律与实践经验。2012年,他主动担任专职交通事故调解员,以专业热情为群众解忧。

2018年12月,庐山市神灵湖大桥发生严重交通事故,桂某的机动车与龚某的电动车相撞,龚某重伤不治身亡,家属情绪激动,调解难度极大。张理龙主动请缨,从情、理、法三方面入手,经过长时间努力,他赢得双方理解,最终促成双方自愿调解。

“每当看到原本剑拔弩张的当事人最终握手言和,我感到无比自豪。”张理龙凭借精湛“技术”声名远扬,复杂案件在他专业拆解下都能找到最优解决方案,同事们笑称他是“行走的交通事故处理百科全书”。

总结经验 独创调解“十二法”

“调解绝非简单地和稀泥,而是要让法治精神真正落地生根。”张理龙凭借多年调解实践的深厚积淀,提炼出一套独具特色的调解“十二法”体系。

这套体系方法蕴含深刻智慧:“趁热打铁法”在矛盾初起、情绪未激化时迅速介入,化解于萌芽;“分离冷却法”针对情绪对立,帮助双方冷静审视问题……这套融合法理情的调解策略,如神奇“金钥匙”,打开重大事故调解难题之门,大幅提升调解成功率。

2021年5月7日,105国道庐山市温泉镇路段,李某的重型半挂牵引车与无牌二轮摩托车猛烈碰撞,致一人死亡、两车受损。关键时刻,张理龙凭借专业素养,运用“十二法”调解,引导双方理性看待问题,最终双方接受调解结果。十多年来,张理龙带领团队累计调解纠纷4585起,含伤残事故3492起、死亡事故470起,涉及金额1.8亿元,成功率超92%。

“很多当事人被困在‘不懂沟通、不会维权’的困境里,我们不仅要息事宁人,更要当好法治‘摆渡人’。”如今,张理龙自创的“十二法”在调解领域广泛推广,成为众多调解员学习的范本。

初心如磐 践行终身承诺

在张理龙办公室,十余面鲜艳锦旗与“全省离退休干部先进个人”证书交相辉映,见证着他十余年如一日的为民初心。

“党员身份永不退休,这份责任和使命需要终身践行。”作为党支部“主心骨”,他每月组织集体学习,逢年过节慰问困难老同志,赢得一致称赞。

2020年,张理龙获全国模范人民调解员称号;2021年获评江西省一级调解员;2022年事迹在全省推广学习;2023年跻身“赣鄱先锋”行列;2024年被省委领导点名号召学习;2025年1月,张理龙被评为“全省离退休干部先进个人”。面对荣誉,他毫不骄傲自满,始终把调解桌当讲台,传播法治精神。

如今,这位“银发调解员”依旧坚守一线,抚摸着胸前党员徽章,张理龙坚定地说:“我希望以身为桥,继续为群众解忧,为社会稳定贡献力量。”

(九江日报全媒记者 金璐)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