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下生态种子 守护鄱湖精灵 江西鄱阳湖保护区吴城站宣教润物有声

时间:2025-08-14 15:44:49 来源: 九江市融媒体中心(九江日报社 九江市广播电视台)九江新闻网

九江新闻网讯(九江日报全媒记者 沈明杰 胡依倩)“宣教是更好地保护。”江西鄱阳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吴城站深谙这一理念,将生态文明的种子精心播撒进公众心田。今年以来,“学小龙,爱鸟护鸟在行动”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暨鄱阳湖首个生态文明建设示范班——鄱湖卫士班(第一期)在永修县外国语学校正式开班,用“小手牵大手”的方式,让生态文明的绿意悄然生长于课堂之中。

“这是一项贯穿全年的系统科普教育计划。”江西鄱阳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吴城站站长唐超群介绍:“我们依托《鄱阳湖奇趣课堂》特色教材,每月组织一次活动,或送课入校开展自然教育,或带领孩子们来到吴城站进行现场教学,将生态文明建设的种子扩散开来。”

步入鄱阳湖湿地候鸟宣教中心,声光电技术生动展示大湖风貌,280余种自制候鸟标本无声诉说着湿地的丰饶……为打造永不落幕的自然课堂,江西鄱阳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在吴城站精心打造了鄱阳湖区首个全面介绍鄱阳湖湿地候鸟资源宣教中心,这里全年接待游客累计3万余人次,其中7成为中小学生。此外,吴城站在2024年就凭借出色的自然教育成果,成功入选全国十佳“小红花观鸟角”。今年,在红树林基金会的大力支持下,该站点实现升级,成为全国首批“小红花公民科学站”,吴城站将自然教育的触角从沿湖乡镇延伸至城区学校,让课堂融入自然脉动,推动生态保护与科普教育深度融合。

“自然教育,应是点燃思想的火种,而非单向灌输。”面对宣教深度与广度的双重挑战,吴城站工作人员用心作答:亲手开发教具、设计游戏、制作充满鄱阳湖元素的课程,让生态知识和护鸟故事深入人心;主动“走出站门,送课上门”,足迹遍布城乡校园,并登上国家级、省级宣讲舞台斩获奖项;开拓新宣传阵地,邀公众共赏候鸟南迁,深情讲述鄱阳湖动人的“人鸟故事”。

当前,吴城站内洋溢着新的期待——“白鹤书屋”建设正酣,预计9月正式开放。不远处,鄱阳湖湿地候鸟资源宣教中心、鄱阳湖候鸟救护中心与“中国好人”王小龙工作室紧密相连,共同构筑起坚实的救护宣教阵地。依托这些功能完备的硬件载体,以及持续深化的“爱鸟护鸟在行动”志愿服务项目,吴城站正以创新实践,精心编织一张覆盖更广、扎根更深的生态守护之网。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