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江市濂溪区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聚力攻坚急危重症 打造区域急救新高地

时间:2025-08-19 23:54:42 来源: 九江市融媒体中心(九江日报社 九江市广播电视台)九江新闻网

在九江市濂溪区人民医院“一院两区、协同发展”战略的推动下,九江市濂溪区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以硬件升级为基石、人才引育为引擎、技术创新为突破,全面构建急危重症救治体系,逐步发展为覆盖区域40万人口的急危重症救治中心,在院前急救、院内抢救、多学科协作等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为守护群众生命健康筑起坚实防线。

新院区启用:硬核升级,打造智慧急救空间

2024年6月,随着医院科技城院区急诊楼独栋启用,重症医学科迎来跨越式发展。4000余平方米的急救空间按“平急结合”原则设计,集成:呼吸机等生命支持设备;多功能心电监护仪、血气分析仪等监测设备;血液净化设备、除颤仪等治疗设备;输液泵和微量输液泵、肠内营养泵、压疮预防设备等其他辅助设备。

三大中心认证:规范流程,提升抢救成功率

科室以“时间就是生命”为准则,聚焦胸痛、卒中、创伤三大急症,构建标准化急救体系:2021年:成功创建江西省创伤中心、卒中中心、胸痛中心,实现“急诊-专科-ICU”多学科联动;2022年:通过国家级胸痛中心(基层版)评估认证;2024年:重症创伤救治成功率提升至92%,严重创伤患者院内死亡率下降18%。

人才强基:专家领航,锻造高素质团队

科室大力实施“人才兴科”战略,引进高层次专家团队:

杨洪光:九江市第一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呼吸专业主任医师,省重症医学会和质控中心常委,九江市重症医学会和质控中心主委(主任)。从事危重症救治36年,在呼吸衰竭、严重创伤、感染性休克等救治中经验丰富,曾主持九江市首例ECMO治疗,填补区域技术空白。

熊晓炜:九江市濂溪区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副主任医师,江西省研究型医院学会急、危重症医学分会第二届委员江西省研究型医院学会重症医学分会第二届委员。擅长急性胸腹痛、过敏性休克、多脏器功能衰竭等急症救治,在重症感染、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等领域造诣深厚,主持市厅级课题2项,发表SCI论文1篇、核心期刊论文5篇,获国家实用新型专利1项。

陈乐华:九江市濂溪区人民医院(科技城院区)急诊科主任,副主任医师。江西省整合医学会内分泌与糖尿病分会委员、江西省中西医结合内分泌专业委员会委员、九江市医学会糖尿病分会常委、九江市重症医学会委员、九江市医学会结核病学会委员。九江学院临床医学专业毕业,本科学历,学士学位,从事内科临床工作二十七年,曾在解放军第一七一医院工作5年,多次在南昌大学附属医院进修内分泌和重症医学,能熟练开展内科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并对内科急危重病人的救治积累了丰富经验。

作为九江市医疗急救中心十里急救站、科技城急救站的依托科室,重症医学科院前急救中心承担着周边地区急危重症患者的院前救治及转运任务。科室配备5G急救指挥系统、车载呼吸机、便携式超声、全自动心肺复苏机等先进设备,实现“急救-转运-院内”无缝衔接。团队在全省120急救技能比武中屡获佳绩,2023年更以总分第一的成绩斩获省级团体一等奖,彰显了快速反应与精准救治能力。

在雄厚人才与技术支撑下,科室业务量持续攀升。九江市濂溪区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熊晓炜表示,科室将以新院区启用为契机,持续深化“三大中心”建设,推进“重症康复前移”项目,降低患者长期卧床并发症,全力打造“急救-治疗-康复”全周期管理示范科室,为区域群众生命健康保驾护航。

(李芷欣)

责任编辑:

  • 城区多所新校园今秋投用

  • 挥汗如雨护电网 迎峰度夏保民生

  • 快乐暑假 篮球相伴

  • 医保“刷脸”付 就医体验再升级

  • 城区多所新校园今秋投用

  • 图片新闻

  • 挥汗如雨护电网 迎峰度夏保民生

  • 快乐暑假 篮球相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