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大九钢:以科技创新驱动企业高质量发展
方大九钢持续实施科技创新战略,深化科技体制改革,修订完善了科技攻关项目及专利管理办法等7项科技制度,激发创新活力。2024年公司共确立科技攻关项目38项,销售品种板18万余吨。截至目前,公司累计拥有国家专利技术100多项,其中发明专利3项,以科技创新助推企业加速迈向高质量发展。
加强产品开发,驱动企业创新发展
全面推进创新发展理念,持续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不断开发高端产品,是公司提升核心竞争力的关键举措。
在新产品开发过程中,公司坚持深入市场调研,精准收集客户对产品性能的需求与建议。同时,紧密结合自身装备和工艺条件,对产品成分、生产工艺进行深入研究,精准分析性能指标,科学制定研发方案,确保新产品研发成功率。
为支撑高端产品研发生产,公司采取了多项有力措施,一方面积极引进技术专家,持续完善关键设备设施,不断优化生产工艺。目前,公司已成功具备生产Q235GJB/C、Q345GJB/C钢板及压力容器用Q245R、Q345R钢板的成熟能力。另一方面,在生产工艺上采用恒拉速稳态浇铸模式、优化炼钢化学成分、加强连铸保护渣管理、严格落实关键工序温度控制等精细化管理,确保产品质量稳定可靠、性能过硬。
公司高度关注终端客户需求,根据客户对品种钢的差异化要求,建立标杆客户并提供优质技术服务,并从生产组织、性能检测到产品发运等各环节严格把控,赢得了客户的信赖与长期支持。
以公司成功研发的铁标抗震钢筋为例,其生产工艺和产品性能均达到国家TB/T3432-2016标准要求。目前,该产品已成功向常益长高速铁路工程供应738吨、6个规格的铁标抗震钢筋。这标志着常益长高铁成为继合安九高铁、武九高铁、昌景黄高铁、黄黄高铁之后,公司产品成功应用的第五个高铁项目。2024年,公司品种板销量达18万余吨,展现了新产品开发的强劲动力和市场竞争力。
加强科技引领,技术转化结硕果
近期,方大九钢再获2项实用新型专利:《一种炼钢转炉火焰监测监控装置》《一种对在役门座式起重机回转支承进行超声检测的工装》,不断在安全生产上突破技术壁垒,彰显企业科技创新实力的同时,体现了企业对安全生产的高度重视与社会责任担当。
《一种炼钢转炉火焰监测监控装置》这项创新装置巧妙利用光学折射成像原理,通过自行设计制作的“潜望镜”,将转炉钢水火焰实景折射至主控室内。操作人员无需到现场查看,即可清晰监测火焰状况,精准判断钢水温度。该装置不仅图像清晰,更具备制作周期短、成本低、使用寿命长等显著优势。
“这项专利投入成本不足万元,却解决了困扰企业多年的‘卡脖子’问题。”方大九钢炼钢厂转炉二车间主任彭高楚算起创新账:一次性节约转炉炉口火焰监测装置采购成本40余万元;设备本质安全进一步提升,消除高温高危环境作业风险。更可贵的是,还为炼钢转炉智能化监测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样本,已吸引众多钢企前来方大九钢“取经”。
《一种对在役门座式起重机回转支承进行超声检测的工装》专利主要用于精准检测门座式起重机回转支承吊钩的磨损程度。公司技术人员通过创新制作一套专用辅助工具,该工具包含两个试块,一个无缺陷的合格试块和一个带5毫米人工模拟缺陷的试块。检测中,技术人员利用5毫米人工模拟缺陷试块对比分析,可精确判断裂纹的深度及扩展趋势,提升缺陷识别的准确性。该专利技术的应用,实现了对回转支承内部初期裂纹的高精度探测,有效预警潜在风险,为起重机安全运行提供了可靠保障。
方大九钢坚持将科技创新作为发展核心引擎,成立了科学技术学会、设立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并与东北大学等知名高校深化产学研合作,构建起吸引与培育高端科技人才的强磁场。公司还坚持人才引领创新战略,今年3月份以来启动硕博招聘工作,已累计招收中南大学、东北大学硕博50多名,覆盖钢铁冶金、人工智能、清洁能源等各个领域,为企业技术升级与创新、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积蓄力量和注入新鲜血液。
当前,钢铁行业正处于转型升级的攻坚期,科技创新已成为破局突围的关键变量。面对全球产业链深度调整与市场竞争新格局,方大九钢将持续深耕科技创新主战场,加速构建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的产品矩阵,力争在高质量发展的赛道上赢得战略主动,铸就新的竞争优势。
(王爱兰 吴益凡)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