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江好人榜】身着蓝色战衣 扛起救援大旗 ——共青城市人防蓝天救援队党支部书记、队长王永辉
执行各类救援任务155余次,包括参与省内大型水域救援综合演练8次、大型国际性赛事保障42次、水域救援30余次、城市救援30余次、地质灾害(洪灾)8次;累计服务时长3000余小时,筹集救援费用8万余元……这是30岁的王永辉加入共青城市人防蓝天救援队以来,交出的工作成绩单。
身着蓝色战衣,扛起救援大旗,王永辉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着一名救援人员的诺言,荣誉也随之而来:2020年荣获第三届九江市优秀志愿者称号,2021年度全国“最美志愿者”,2022年江西省“新时代赣鄱先锋”。如今,王永辉又多了一项荣誉:九江好人。
收获温情懂感恩
2011年,刚满16岁的王永辉立志参军。由于身怀扎实的修车技术,在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驻九江市某部队服役期间,王永辉专心深造修车业务,曾参加北京汽车团修车技能比武,获得优秀等次,为所在部队争得荣誉。
2013年9月,王永辉父母突然遭遇车祸,父亲脊椎骨受损,母亲三根肋骨断裂。高额的医药费让尚未成年的王永辉不知所措,这时,部队和战友的资助为其解决了燃眉之急。“心冷到几近冰点的时候,感受到组织和社会的关爱,这份真情此生难舍离。”退伍后,王永辉没选择回到甘肃老家,而是来到驻地附近的共青城市开起了一家修车行。“部队、老领导、老班长都在这里,在这里扎根心里就更踏实些。”
热心公益传递爱
退伍后的王永辉特别喜欢看军事新闻,这也让他了解到蓝天救援队的救人事迹。“在汶川大地震纪录片中,看到他们在余震不断的时候,连滚带爬往里冲,觉得他们这群人干的事很伟大。”得知该组织是由退伍军人组建时,王永辉萌生了加入的想法。
2017年,王永辉如愿加入蓝天救援队九江队。“溺水救援活动一般都是大晚上,要背着媳妇说是去加班。”王永辉的“行迹”被老婆发现后,他的公益生涯不仅没被制止,还成了夫妻俩的共同追求。
因表现出众,王永辉接过了成立共青城蓝天救援队的重任,为此,王永辉和爱人到处张罗。招募信息一经发布,踊跃报名者多达百人。可救援设备、办公场地、注册资金等问题难倒了王永辉。“我们准备自掏腰包的时候,共青城市委、市政府给了我们极大的支持和帮助,为我们成立、发挥救援作用注入了新动能。”王永辉自豪地说,整个救援队伍的硬件设施、办公条件在整个九江地区算是数一数二。
不惧险阻护家园
2020年7月11日,共青城市河湖水位持续上涨。在共青城江益镇跃进圩,王永辉同十几个队员一起刚抢修完水闸,又接到紧急消息:共大圩导托渠3个闸口出现漏水险情。
王永辉等人火速赶到现场,先采取绑石测速的方式检测水底下漏水情况,再从堤上抛填沙包、棉絮对漏水闸口进行堵塞,为避免导托渠水漫决堤,还安排了12台总功率340千瓦的抽水泵机抽水作业,以最大努力缓解导托渠压力。经过10多个小时的奋斗,他们成功处理了4处险情。
蓝天救援队的活动大多是免费、义务、自愿的劳作,仅防汛期间,王永辉就有一半时间在出任务,这意味着他的修车店大多处于歇业状态。“我们参加专业培训,都需要自己掏钱,虽然我们不富足,能力也有限,但我们相信只要真心做事,一定可以挡住无数风雨。”王永辉乐呵呵地说道。
“‘公益’不需要多么高大上,少说多做、默默奉献,完善自我、善待他人,在我看来这就足矣。”王永辉用最朴实的语言诠释了自己的大爱人生。
(九江日报全媒记者 孔颖)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