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江好人榜】周庆松:凡人善举 七旬老人生命最后的绽放
惊闻“救命”的呼声,修水县山口镇石口源村78岁的老人周庆松和王彦付立即冲出屋外,用一根晾衣竹竿将水中挣扎的莫英莲奋力拉回岸边。浑身湿透的两位老人顾不得休息,又搀扶着惊魂未定的莫英莲,将其安全送回家中。然而,就在返家途中,周庆松因体力透支重重摔倒,头部着地后不幸离世。他的事迹没有惊天动地,却闪耀着平凡人身上最宝贵的人性光辉——在他人危难之际,挺身而出、舍身救人的本能勇气,周庆松的事迹在当地成为佳话。
2025年5月8日下午,修水县持续降雨。莫英莲准备到邻居周庆松家借点“农家肥”。莫英莲因患脑瘤,视力不好,看路模糊不清。雨天路滑,视线更差。就在她走到离周庆松家院门仅约五米远的小河边时,脚下一滑,不慎跌入河中。
河水因连日降雨上涨,水流比平日湍急。求生的本能让她奋力扑腾,拼命呼救。此刻,周庆松和王彦付两位老人正在周庆松家避雨看电视。屋外雨声哗哗,忽然听到“救命”的呼叫声。两位老人立刻意识到出事了,顾不上找雨具,迅速起身,疾步冲出屋门。
眼前景象让周庆松和王彦付倒吸一口凉气:浑浊的河水里,莫英莲正死死扒着木桩,半个身子泡在水里,被水流冲得摇摇晃晃,眼看就要支撑不住。
“快救人!”“快!拿竹竿!”周庆松急喊道。时间紧迫,必须马上救人。两位七十多岁的老人,没有丝毫犹豫,合力抄起那根竹竿,深一脚浅一脚地冲到湿滑的河岸边。
“抓住竿子!抓稳啊!”王彦付朝着河中大喊,周庆松则奋力把竹竿向莫英莲伸去。一次,两次……莫英莲在水中艰难地伸出手臂摸索。终于,她冰冷颤抖的双手死死攥住了递到眼前的竹竿末端。周庆松和王彦付双手紧握竹竿,用尽全身力气向后拉。浑浊的河水像是有股吸力,拼命拉扯着莫英莲。周庆松和王彦付咬紧牙关,一步一步,缓慢地把竹竿往回拽。终于,莫英莲被一点一点拉离了急流中心,靠近了岸边浅水处。两人立刻丢下竹竿,俯身探手,一人一边,牢牢抓住莫英莲的胳膊,合力将她从冰冷的河水中拖上了岸。
三个人站在岸边,浑身湿透,像刚从水里捞出来一样。雨水浇在身上,刺骨的寒冷让莫英莲控制不住地浑身发抖,脸色惨白,惊魂未定。她视力本就极差,此刻更是茫然无措。
看着老邻居这副模样,周庆松和王彦付哪能放心。“英莲啊,你这样子,眼睛又看不清,一个人咋回得去?走,我们送你回家!”
于是,两位同样浑身湿透、气喘吁吁的古稀老人,一左一右,小心翼翼地搀扶着莫英莲,踏上了回家的路。从河边到莫英莲家,大约200米。平常不算远的路,在风雨中,在泥泞湿滑的田埂小道上,对三位疲惫不堪、浑身湿冷的老人来说,每一步都走得异常艰难。
安全将莫英莲送到家后,周庆松和王彦付悬着的心才算放下。两人婉拒了莫家人的挽留转身就往回走。离家门只剩下最后约50米的一段比较平坦的小路。王彦付跟在周庆松身后。已经78岁高龄的周庆松老人浑身湿透、寒冷疲惫,就在这眼看就要到家的地方,他因救人后体力不支,重重摔倒在泥水地上。
“老周!” 王彦付惊得魂飞魄散,一个箭步冲上去。只见周庆松额头磕在坚硬的地面上,人已经昏迷不醒,怎么喊都没反应。王彦付一边大声呼救,一边试图扶起老友。附近的村民和家人闻声迅速而来,赶忙将周庆松抬起来。然而,因摔倒导致颅脑损伤过重,他再也没有起来。距离他刚刚救回一条生命、守护邻居平安归来的终点,仅仅五十米。
他的溘然长逝,为这次英勇的救援和温暖的守护,画上了一个悲壮而令人心碎的句号。他以自己的生命,为“见义勇为、助人为乐”这八个字,做了最深刻、最沉重的诠释。
周庆松老人走了,但他舍己救人、心系邻里的精神,如同修水河畔的青松,永远扎根在乡亲们的心中。
(九江日报全媒记者 包四华)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