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湖”十二时辰
当第一缕阳光照射九江李公堤,两湖(甘棠湖、南门湖)在晨光中渐次苏醒,也悄然揭开了九江“两湖”水管家日复一日的守护序幕。
卯时·环湖巡检(5:00~7:00)
早上6点,城市还未完全苏醒,“两湖”环湖巡查人员已开始了日复一日的巡检之路。他们以日均三万步的巡查足迹,默默守护着1.39平方公里的湖域环境。巡查人员汪柳青说:“湖岸线上的排口就是我们的‘责任田’,守住了它们,就守住了百姓的幸福感。”
“两湖”环湖巡查人员检查“两湖”排口、溢流口情况。
辰时·线路检修(7:00~9:00)
早晨7点,设备维护人员胡小林已挎上工具包,抵达湖边的配电箱,开始了检修工作。环湖一带的配电箱直接关系到周边灯光及其他用电设施的正常运行,事关市民晚间活动的便利与安全。他轻轻打开箱门,逐一检查线路接口,不时用螺丝刀紧固松动的部件。“晚上这一带可热闹了,散步的、跳舞的,灯不能坏。”他一边自语,一边认真记录运行状态,“得让大伙儿亮亮堂堂、安安全全的。”
“两湖”设备维护人员检查沿湖配电箱运行情况。
巳时·采集水样(9:00~11:00)
“两湖”水样检测人员余志鹏提着采样瓶,蹲在湖边,将取水器缓缓沉入水中。他心无旁骛,小心避开漂浮的落叶,专注地看着刻度,“每一个点都要采准,湖水的‘体检’数据才能真实。”
“两湖”检测人员采集水样。
午时·云端巡检(11:00~13:00)
午间11点左右,余志鹏又在烟水亭的廊桥上操控着航拍设备,从高空俯瞰整个湖面,既精准捕捉了漂浮物与藻类踪迹、查看了环湖溢流口情况,还提高了环湖巡检效率。屏幕里,湖体全景、生态种植围隔内外、水面漂浮物分布、岸线等实况一目了然,同时还为各个点位不同时期的治理效果留下了过程性的影像资料,便于查看治理变化,调整工作方案。“高空看湖,死角不漏。”他一边调整镜头一边说,“哪里有问题,我们第一时间处理。”
“两湖”运维人员操控无人机监测湖面情况。
未时·湖面清污(13:00~15:00)
此时,阳光正烈,“两湖”水体运维人员叶雨与李辉驾驶打捞船缓缓驶向湖心。叶雨手握网捞,利落地捞起漂浮的水草,额角沁出细密的汗珠,“天再热,湖面也得干净,大家看着才舒心。”
“两湖”水体运维人员打捞湖面垃圾。
申时·精准调闸(15:00~17:00)
下午4点,三峡集团九江项目部的“两湖”水体运维团队正在新桥头闸口根据指令精细调节开合度。老师傅一边查看水位刻度一边说:“调闸不是小事,水位稳了,城区才能安然。”
“两湖”运维人员调整排水阀门开合度。
酉时·呵护绿意(17:00~19:00)
日头西斜华灯初上,园林工程师黄瑞雪仍手持修枝剪,轻轻修剪过度生长的灌木,时而抚摸树干查看健康状况。“树木水草也像孩子,要耐心照顾。”她笑着说,“环境美了,市民散步心情更好。”
园林绿化工程师巡查“两湖”苗木情况。
戌时·夜色守护(19:00~21:00)
夜幕降临,“两湖”灯光次第点亮。夜巡组打着手电,逐一检查护栏和照明设施。“路灯不亮、栏杆松动,都得立即处理。”组长老刘一边记录一边说,“晚上散步的人多,安全一刻不能大意。”
“两湖”运维人员夜间巡查照明设施情况。
亥时——寅时·人静湖安
夜色渐深,人声渐稀,“两湖”迎来一日中最为宁静的时刻。柔和的灯光护航最后一批散步市民安然返家。湖面水鸟栖止、树影婆娑,路灯串成明珠,无声守护着一方安谧。
“两湖”夜景。
午夜时分,万物沉睡。控制中心依旧有人员值班,实时监控湖区动态,应对夜间突发情况,让安眠的城市无后顾之忧。
当晨光再次洒向湖面,当白鹭翩飞于水天之间,当城市脉搏随着早班人群悄然跃动——新一天的“两湖”守护又如期开启。九江三峡智慧水管家以日复一日的坚持,默默守护“两湖”清澈如眸,映照一江碧水,见证一城美好。
(刘邓玲 何玲 九江日报全媒记者 周慧超 文/摄)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