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武宁县初中语文新教师课堂教学培训活动在武宁二中初中校区举办
九江新闻网讯(黄晶霞)为推动课堂教学改革,提升新教师专业教学能力,同时积极响应规范教辅材料使用的工作要求,9月19日上午,武宁县初中语文新教师课堂教学培训活动在武宁二中初中部实验楼四楼顺利举行。
本次活动由县教体局教研室组织,全县各初中语文新教师积极参与。
培训会上,四位来自不同学校的优秀教师和教研员围绕语文教学的不同维度作了专题分享。
武宁一中初中部彭玲老师首先通过讲座《守正创新,构建“三位一体”的语文教科书编写体系》对统编语文七年级上册新教材进行了系统解读,精辟地阐释了统编教材“守正创新”的编写逻辑与教学导向。彭老师系统地拆解了“三位一体”阅读体系和“双线组织单元”结构,清晰展现了教材如何兼顾育人与育才的双重功能。并对助读系统和课型区分进行了细微剖析,以及“活动·探究”单元的设计理念,为教师理解教材、用好教材提供了关键抓手,实现了从“教教材”到“用教材教”的理念升华,帮助新教师准确把握教材编写理念与教学重点。
武宁二中陈灵燕老师依托名师工作室的实践研究成果,在讲座《精巧设计教学,赋能语文课堂》中,以名家优秀课例为例,呈现了如何通过精巧的教学设计激发学生阅读兴趣、提升课堂参与度。陈老师的以鲜活的课堂案例生动诠释了“设计”如何真正为课堂赋能。她博采众长,融合余映潮、刘飞耀等名师的经典设计,并注重“学生主体”与“语言实践”的深度融合,通过分组合作、朗诵描绘、画面想象等多维任务,将语文知识转化为学生可感、可做、可思的素养体验,真正实现了“教”为“学”服务的设计初衷。
武宁四中李姝芸老师在讲座《初中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实践探索》中则围绕“整本书阅读”教学实践,分享了切实可行的策略与路径。李老师的讲座紧扣课标、体系严谨,精辟地构建了从理论到实践的全链条整本书阅读教学路径。她提出了“三遍阅读”层次模型,并以《朝花夕拾》为例,细致展示了如何通过“导读课、中评课、末评课、汇报课”的课型推进,实现阅读的渐进与深化。她还提出了“过程性评价”与“任务驱动”,以读书笔记、人物名片、书信写作等具象成果推动阅读落地,兼具操作性与学术性,为整本书阅读教学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范本。
最后,县教研室聂宁娜老师以《做一个合格的语文老师》为题,从概念、成长和管理等方面向老师们提出具体建议。聂老师的讲座立意深远、结构完整,精辟地勾勒出合格语文教师应具备的素养金字塔——从师德情怀、专业学识到教学技能与发展创新。她鼓励教师们跳出技能层面,注重教师作为“人师”的价值引领作用,将“立德树人”融入语文教学的全过程。聂老师主张通过真实案例与情感召唤,激发教师的内生动力。这场讲座更像是一份兼具专业性与感染力的教师成长宣言,激励新教师持续成长。
本次培训内容充实、形式多样,既有理论高度,又具实践价值,不仅为新教师提供了宝贵的学习平台,也为武宁县落实教辅材料规范使用工作提供了专业支撑。参训教师纷纷表示,将以此次培训为契机,不断反思教学、提升自我,努力在语文教学道路上走得更稳、更远。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