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口县总医院人民医院院区:七旬老人九年两遇胃癌,多学科团队联手闯过“呼吸关”与“手术关”
九江新闻网讯(肖玲)“肚子不痛了,呼吸也顺畅多了!”近日,在湖口县总医院人民医院院区外一科病房里,70岁的余爷爷(化名)轻声说着,脸上露出久违的笑容。谁能想到,这位看似平静的老人,刚闯过一场“生死考验”——九年里两次患上胃癌,还带着极重度肺功能障碍,最终在多学科团队的协作下,成功挺过手术。
故事要从半年前说起。当时余爷爷无明显诱因开始出现上腹部隐痛,疼起来是持续性的,空腹时尤其明显,吃点东西能稍微缓解。“老毛病了吧,忍忍就过去”,抱着这样的想法,他没去医院检查,也没吃药。可谁知道,这“忍”出来的隐患,在一个月前突然暴发:腹痛越来越剧烈,不管是空腹还是吃饱,疼痛都会出现,严重影响日常生活。在家人的陪同下,他来到湖口县总医院人民医院院区就诊,门诊胃镜检查结果像晴天霹雳——贲门癌。
“这是复发了吗?还能做手术吗?”余爷爷和家人得知检查结果非常焦虑。原来,余爷爷9年前就因胃窦癌做过胃癌根治术,术后还患有残胃炎,加上多年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大疱,身体状况一直不是很理想。术前检查时,医生发现他稍微走几步就胸闷气喘,肺功能报告显示“极重度阻塞”。
“我们一定竭尽全力!”为充分保障手术安全,外一科、呼吸科、ICU、麻醉科等多学科随即会诊,针对该患者的情况制定专属方案,术前通过加强抗感染、雾化、排痰、呼吸功能锻炼等方式调整患者肺功能,待肺功能达到手术基本要求后,再为其手术治疗。由于患者肺功能较差,对气腹耐受不够,多学科团队决定为患者进行开腹手术,术后及时转入ICU进行监护,加强术后呼吸管理。
在多学科团队的高效配合下,经过一周左右的调理,余爷爷的肺功能终于达到手术基本要求,并顺利接受了手术治疗。手术在全麻下进行,外一科副主任朱鹏翔副主任医师团队探查患者腹腔,见腹腔内广泛粘连,原BII式吻合口周围未见明显肿瘤复发灶,但贲门部可触及质地较硬肿块,遂为其进行了残胃切除,食管空肠吻合术+空肠空肠吻合术+肠粘连松解术+腹腔淋巴结清扫术。手术过程顺利,达到预期效果。
术后,余爷爷被直接送到ICU监护。在ICU医护人员的精心治疗与护理下,余爷爷呼吸、血氧逐渐平稳,肺功能情况稳定,术后第二天顺利转回外一科普通病房,并已开始进食流质饮食。
“残胃癌是指胃良性疾病行胃大部切除术5年以上或因胃癌行胃大部切除术10年以上残胃发生的新发癌。目前残胃癌治疗的主要手段为力求根治性切除术,但由于既往腹腔手术已经造成正常解剖结构的改变,往往存在不同程度的腹腔粘连,导致手术难度大、风险高。”朱鹏翔介绍,同时他建议,“残胃癌”临床症状与一般胃癌相似,对消化性溃疡手术多年之后,又出现上腹部无规律疼痛、饱胀不适、食欲减退、疲乏无力、体重减轻、上消化道出血、贫血症状者,应考虑为残胃癌的可能,应尽快就医。
责任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