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家传统企业“不传统”

时间:2025-09-26 10:49:05 来源: 九江日报

博士生、硕士生来“炼钢”!

这家传统企业“不传统”

方大九钢技术人员时刻发挥“敢想、敢做、敢拼、敢胜利”的主动意识,积极为企业攻关出谋划策。

今年8月,方大九钢迎来了一批朝气蓬勃的“科研新势力”,方大集团钢铁板块2025年新招聘硕博入职培训在这里火热举行。“我是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钢铁生产颠覆了我原有想象,企业已将大数据、人工智能、数字孪生等前沿技术深度融入生产经营各环节。”方大九钢新员工、武汉科技大学硕士毕业生王梦瑶说,将发挥自身专长,积极投入企业信息化、智能化工作,助力打造现代化钢铁企业。

钢铁生产是传统产业,行业技术成熟,原有工作人员经验丰富,为什么要向博士生、硕士生等高层次人才抛出“橄榄枝”?

“我们集团坚持人才强企与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明确2025年、2026年是创新年,进一步加速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方大九钢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作为沿江大型钢铁联合企业,九钢在践行“双碳”战略、发展新质生产力等方面,需要人才的创新能力。全集团钢铁板块计划三年累计招聘1500名硕博人才,重点招收钢铁、材料、AI大模型、智能制造、清洁能源等专业人员从事研发工作,全面激发企业的创新力与驱动力。

走进方大九钢轧钢厂,生产车间内机器轰鸣,火红的钢坯穿过精轧机组,工人们紧盯着控制屏上跳动的数据——这是该企业新近研发的高强抗震螺纹钢HTRB640E的生产现场。“它的抗拉强度达到800兆帕,与普通螺纹钢相比,抗拉强度提升了30%以上,在桥梁工程和高层建筑的实际应用中,都具有明显优势。”该公司技术中心副主任曾凡德介绍,通过高附加值品种钢等研发,有效增强了企业市场竞争力。17年前,曾凡德从东北大学研究生毕业后来到九钢,持续深耕创新领域,他带领团队研发了高建钢、船板钢、容器钢等高附加值品种钢20多项,广泛应用于国家重点工程和重大项目建设中,成为企业技术创新的带头人。

在加强产品创新的同时,企业发动员工提合理化建议,聚焦关键环节,让“微创新”精准落地,实现小投入、大产出。仅2025年前8月,企业收到员工提出的合理化建议与小改小革方案5872条,采纳1763条,申报创新成果904项;累计实施小改小革项目409项,实现创效超1700万元,同比增长175%。与此同时,企业以设立的博士后工作站为依托,组建产学研用合作团队,2023年12月与东北大学签署博士后联合培养协议,引进一名博士后进站开展《钢液镁处理工艺探索》研究课题的研究。

在企业检测部产品站,记者看到,全自动智能拉伸、弯曲试验系统的机械手臂灵活操作,精准抓取钢板后进行自动检测,线材、棒材、板材等产品的检测数据很快在电脑端显示出来;今年5月23日,总投资2.3亿元的方大九钢80兆瓦超高温亚临界煤气发电站成功并网发电,采用行业领先的超高温亚临界发电技术,度电煤气单耗比原来降低0.5~0.6立方米,公司自发电率提升至85%,折合每年可减少二氧化碳210万吨……

传统钢企积极发展新质生产力,实现了向现代化钢城的跃迁。自2012年由辽宁方大集团重组以来,方大九钢人均产钢量由518吨提升到2024年的1075吨,吨钢材盈利连续两年排名行业第二,企业成功获评全国文明单位、国家绿色工厂、国家AAA景区、2025年江西省先进级智能工厂名单等荣誉,实现了高质量发展。

(九江日报全媒记者 朱曦薇/文 李涛渊/摄)

责任编辑:

  • “欢乐国庆・九江 GO”共赴一场光影之约

  • 【文明旅游】让文明之风点亮中秋旅途

  • 活力“村BA” 热情“篮”不住

  • 图片新闻

  • “欢乐国庆・九江 GO”共赴一场光影之约

  • 【文明旅游】让文明之风点亮中秋旅途

  • 活力“村BA” 热情“篮”不住

  • 图片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