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江市濂溪区人民医院开展“三米阳光•叙事护理”故事分享活动

时间:2025-09-27 09:09:35 来源: 九江市融媒体中心(九江日报社 九江市广播电视台)九江新闻网

九江新闻网讯(欧阳凤 陈英) 9月24日下午,九江市濂溪区人民医院护理部在科技城院区三号会议室举办“三米阳光▪叙事护理”故事分享活动。医院副院长程越生出席活动。本次活动以真实故事为纽带,展现临床护理工作中的真情、温暖与担当。

活动伊始,护理部主任陈英开场致辞,她表示“三米阳光”是患者触手可及的温暖;“叙事护理”是我们用心书写的疗愈,注重叙事护理在构建护患信任、提升护理品质中的核心作用;希望通过大家的分享,看到科室的变化及成绩,同时也想给大家提供一个展示自己的舞台。本次活动由中医科护士董竹竹担任主持。来自10个科室的护理人员轮番上阵,以一个个动人故事勾勒出护理工作的人文底色,分享护理工作中的动人瞬间。 

综合内科《笔尖上的温暖》拉开分享序幕。秦佳佳护士以纸笔为桥,与听障人士周爷爷完成“双向奔赴”——从最初的警惕到用“太阳与乌云”传递情绪,再到出院时满满的感谢便签,让“无声世界”充满纸页间的温暖。

骨科曹媛带来《绘就温暖护理画卷》,她以“倾听为笔”,将与患者相伴的平凡瞬间编织成满含担当与悲悯的护理长卷,诠释“动人故事藏在日常陪伴里”的真谛。

儿科王海燕分享《医路有我 守护童心》,在儿科这个“热闹小世界”里,她用绘本安抚妞妞的夜晚、用气球点亮童真的笑容,以耐心化解患儿抗拒,让“柔软的坚持”成为童心守护的底色。

急诊科罗仙玲讲述《急诊温情不打烊》,在生死时速的抢救战场,她以“三分钟倾诉”缓解家属焦虑,让急诊室的“急救”既有速度更有温度,诠释“温情不打烊”的急诊担当。

消化呼吸内科石彩芬带来《科室日常二三事:藏在忙碌里的小美好》,在查房、换药的间隙里,诊室的幽默、患者李阿姨的微笑,甚至患者折返回院只为“评个满分”的感动,都成为“细碎却治愈”的护理日常。

眼耳鼻喉科雷鹏聚焦《病房里的光:张阿姨的叙事护理》,青光眼患者张阿姨从绝望到重拾“想跟姐妹拍照”的期待,叙事护理让她在黑暗中重见光芒,完成一场“重生故事”的蜕变。

手术室聂清分享《叙事护理之“一个玩具的陪伴”》,6岁患儿小宇术前恐惧,她以奥特曼玩具为“铠甲”,用“打败小怪兽”的约定驱散恐惧,让玩具成为勇气的载体。

血透室吕悦讲述《透析室里的温柔叙事》,66岁的周姨从“活着是累赘”到主动做家务,吕悦以倾听化解绝望、用“陈伯伯的透析生活”点燃希望,让透析室的“每周考验”充满温柔力量。

口腔科周琳带来《三米阳光,微笑服务》,在牙椅到前台的三米距离间,她用“小汽车”吸引害怕患儿、以热情帮患者克服拔牙胆怯,让微笑成为驱散恐惧的阳光。

综合外科田雪压轴分享《守护“生命通道”的日与夜》,面对前列腺增生术后带尿管的王大爷,护理团队不仅疏通管路,更以“尊严护理”帮他挺直腰板,诠释“生命通道”守护者的专业与温度。

分享环节结束后,护理部主任陈英逐一点评,既肯定了护理人员在工作中的用心付出,也肯定了各科室故事的真情实感与叙事深度,同时从专业角度提出改进建议,希望每一个护理人员将温暖与真情带回各自的岗位,让看见与倾听成为一种习惯。最后,副院长程越生总结讲话,他表示本次活动不仅为护理人员提供了交流平台,更是护理文化建设的生动实践,彰显了医院护理团队的专业素养与人文关怀,他希望全体护理人员以此次活动为契机,将叙事护理融入日常,以人文关怀提升患者就医体验,为医院护理事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更多温暖力量。

这场护理故事分享活动虽然落下了帷幕,但护理人员用真心、用专业编织的温暖故事,从未停止书写。在濂溪区人民医院的每一间病房、每一个角落,“三米阳光”的种子已悄然扎根,它将持续生长,照亮每一位患者的就医之路,也让护理工作在温情与专业的交织中,绽放出更璀璨的光芒。未来,期待更多这样的温暖故事,持续传递护理温度,共筑医患之间的信任桥梁,用叙事的力量继续书写有温度、有深度的护理。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