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课为媒展风采 聚力评课促成长——德安五小青年教师见面课活动圆满落幕
九江新闻网讯 为助力新入校青年教师更好地融入学校团队、搭建一个相互学习,共同进步的交流平台,9月23日至26日,德安县第五小学精心组织了本学期新进青年教师见面课活动。各学科青年教师怀揣热忱与匠心,立足课堂深耕教学,呈现了一场场精彩纷呈的教学盛宴,全体教师共同参与听课,并在课后开展深度评课研讨,让教研的火花在秋日校园里热烈绽放。
语文课堂
深耕识字读写,浸润文化之美
语文组的青年教师们紧扣低中高不同学段的教学目标,用生动有趣的课堂设计点燃学生的学习热情。张雪老师执教的拼音课《iuü》,以童趣化的情境导入,借助拼音卡片、手势演示等直观教具,引导学生准确认读、规范书写,课堂氛围活泼有序,让低年级孩子在轻松互动中掌握了拼音知识。吴丽娟老师与王方老师同课异构《aoe》,两位老师虽选择同一教学内容,却展现出不同的教学思路:吴老师注重发音技巧的细致讲解,通过领读、小组读、开火车读等多样形式夯实基础;王老师则融入儿歌创编,将拼音学习与生活场景结合,让学生在朗朗上口的节奏中加深记忆。潘春娜老师的《识字4日月山川》一课,以图文结合的方式带领学生走进汉字世界,通过讲解汉字演变、指导观察图片,让学生在理解字义的同时掌握识字方法,充分激发了低年级学生的识字兴趣。吴丹丹老师执教古诗《登鹳雀楼》,通过配乐朗诵、画面想象、诗句解析,引导学生感受诗歌的韵律美与意境美,课堂上师生互动频繁,学生在品读中体会到“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的深刻哲理。刘晓倩老师的《金色的草地》一课,以文本为依托,引导学生梳理课文脉络,抓住“草地颜色变化”的关键语句,品味语言的生动性,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与思维能力,让学生在阅读中感受自然之美与童年乐趣。李海霞老师的《精卫填海》,以神话故事为切入点,通过讲解文言字词、梳理故事情节,带领学生领略传统文化的魅力,课堂上还引导学生探讨精卫的精神品质,让经典故事在新时代焕发育人价值。
数学课堂
聚焦思维培养,玩转趣味数学
数学组的青年教师们立足低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以趣味化的教学方式让数学课堂“活”起来。邹婷婷老师执教《5以内的加法》,从学生熟悉的生活场景入手,借助实物教具与课件演示,让学生直观理解“加法”的含义,课堂上设计的小组合作摆小棒、口算抢答等环节,有效调动了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帮助学生轻松掌握5以内加法的计算方法;桂依云老师的《分与合》一课,以“把数量分成两部分”为核心,通过“分圆片”等动手操作活动,引导学生自主探索数的分与合规律,培养了学生的逻辑思维与语言表达能力,让抽象的数学知识变得具体可感。
英语课堂
创设情境互动,点燃语言热情
英语组魏倩老师执教的《What does he do?》,聚焦“职业”主题,以丰富的情境设计激发学生的英语表达欲望。课堂上,魏老师通过展示职业图片、播放英文歌曲、开展“职业猜猜猜”等游戏,让学生在沉浸式情境中学习职业词汇与相关句型,还鼓励学生用英语介绍家人的职业,将语言学习与生活实际紧密结合,有效提升了学生的英语听说能力,让英语课堂充满活力与趣味。
体艺课堂
释放个性创意,乐享艺体时光
美术课上,甘佳妮老师以《瓶花》为题,从观察瓶花的形态、色彩入手,详细讲解绘画技巧与构图方法,鼓励学生大胆想象、自由创作,学生们用画笔勾勒出形态各异的瓶花作品,在动手实践中感受美术创作的乐趣,提升了审美能力与艺术表现力。
评课研讨
聚力共研促提升,赋能成长再出发
每节见面课结束后,全体听课教师齐聚会议室,开展热烈的评课研讨活动。评课过程中,授课教师先阐述自己的教学设计思路与课后反思,随后各学科组长与经验丰富的教师从“教学目标达成度”“课堂环节设计”“师生互动效果”“教学方法创新”等方面进行细致点评,既肯定了青年教师在课堂中的亮点,也针对教学细节提出了切实可行的改进建议。青年教师们认真聆听、详细记录,在交流碰撞中汲取经验、拓宽思路;其他教师也在评课中相互学习、共同进步,形成了“以课促学、以评促教”的良好教研氛围。
此次青年教师见面课活动,不仅是德安五小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的一次集中展示,更是学校推进教研活动、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举措。未来,德安五小将继续搭建更多教研平台,助力青年教师快速成长,推动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再上新台阶!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