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思同行,蓄力成长—九江小学教师参加全市小学语文主题教研活动
九江新闻网讯(龚瑶)为深化小学语文教学改革,切实提升课堂教学质量,9月29日,九江市小学学科“指向教学质量提升”系列主题教研活动(语文专场)在八里湖新区兴城学校顺利举行。九江小学语文教师参与此次活动,活动由九江市教育科学研究所小学语文教研员罗晓芳主持。
九江市教育科学研究所副所长洪俊在开幕式上致辞。他围绕全市教辅材料问题整治“突击战”工作强调,小学语文教学需以“三减三增”为核心目标,主动突破对教辅材料的依赖,通过深入研究新课标优化阅读教学与作业设计,依托三级教研联动机制、“学习园地”“浔学园地”等资源平台及沉浸式教研模式,破解教学实践难点,推动优质资源共享,并明确将作业设计能力纳入教师培训重点内容,切实推动减负提质落地见效。
活动期间,九江小学王迪波老师以统编版二年级上册《我要的是葫芦》为授课内容,呈现了一堂高质量的现场观摩课。课堂上,他遵循新课标要求,把核心素养培养融入每一个教学环节:从引导学生通过对比朗读感知句式差异,到结合“下毛毛雨怕什么”等生活场景开展仿说练习,层层递进夯实语言运用能力。更创新引入AI虚拟角色“绿宝”,既以趣味形象串联起完整课堂流程,又借助“绿宝”讲解蚜虫危害的科学知识,让语文学习与跨学科内容自然融合,有效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随后,九江小学教科研处负责人陈巨东对这节课例展开专业点评。他表示,本课目标定位精准,无论是语言训练还是思维培养,都紧扣学生核心素养发展需求;技术运用务实,AI“绿宝”并非单纯的课堂点缀,而是切实承担了“情境搭建”与“知识链接”的功能,为理解文本因果关系提供关键支撑;素养延伸到位,课后续编“第二年种葫芦”的作业设计,既要求学生运用课堂所学寓意,又鼓励自主想象,实现了语文学习从课堂到生活的有效衔接,为一线教师提供了可借鉴的教学样本。
本次教研活动为全市小学语文教师搭建了交流学习、共同成长的优质桥梁。九江小学参会教师纷纷表示,将以此次学习为新起点,把活动中收获的教学智慧与实践方法落实到日常教学中,在深耕细研中持续提升教学质量,为九江小学语文教育教研发展注入鲜活力量。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