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德医风焕新貌 服务提质惠民生——九江市第三人民医院扎实推进医德医风集中整治纪实
巍巍庐山,见证医者仁心;滔滔长江,奔涌为民情怀。在赣北这片红色的热土上,九江市第三人民医院正经历一场由内而外的深刻变革。自医德医风集中整治工作开展以来,医院坚持系统施治,以创建“心连心”暖心医院为抓手,在改善就医环境、提升服务水平、减轻群众负担上下功夫,全院职工精神面貌焕然一新,干事创业的精气神日益提振,切实将整治成效转化为惠民实效,群众就医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显著提升。
党建领航 铸就清正医魂
医院党委将医德医风集中整治视为重大政治任务和民心工程,高起点谋划、高标准推进,着力营造沉浸式党建文化氛围,夯实为民服务的思想根基。
步入医院,焕然一新的党建主题广场庄重而醒目。一座以红色旗帜为造型的雕塑巍然屹立,“不忘初心、砥砺前行”“以人民为中心,守护生命健康”的醒目标语镌刻于雕塑之上,镶嵌于雕塑基座的电子屏滚动播放着党建动态、政策解读与先进事迹等视频,彰显出医院坚定的政治立场和崇高的价值追求。环绕广场的红色围栏上,“永远跟党走”“共筑中国梦”字样铿锵有力,与旗杆上迎风飘扬的五星红旗交相辉映,共同构成一道磅礴而温暖的红色风景线。
与之相呼应的是一条经过精心翻新的文化长廊。长廊以“红”为底,以“廉”为韵,“永葆清正廉洁的政治本色”“大医精诚担使命,仁德为先守初心”等警句格言与《医务人员职业道德准则》《廉洁从业九项准则》《医疗机构从业人员基本行为规范》等核心内容相得益彰,使之成为全院干部职工接受廉政教育的“露天课堂”和群众领略医院人文精神的“生动窗口”。
环境焕新 彰显为民情怀
医院从群众反映强烈的“堵点”入手,大刀阔斧优化交通动线,改善硬件设施,让患者从踏入医院的那一刻起,便能感受到便捷与温馨。
针对以往人车混行、交通拥堵的“老大难”问题,医院通过重新规划大门车辆进出口、地下车库出入口,设置行人专用通道,彻底实现人车分流。积极与交管部门沟通,优化周边斑马线、护栏和交通标识,显著提升通行安全与效率。如今,改造一新的医院入口秩序井然,患者和家属可以安心、顺畅地进出,让就医的“第一程”少了一份焦虑、多了一份舒心。
“硬件”升级更是体贴入微。门诊大楼入口处,一台崭新的手扶电梯正在加紧安装,投入使用后,将有效解决老年人、行动不便者“上楼难”的揪心事;对门诊至住院部的“绿色通道”路面进行重新铺设,方便患者快速转运及安全通行。
内科大楼、外科大楼的内部病房均进行了简易翻新,整体环境变得明亮、整洁、温馨;门诊部、内科大楼外墙采用全铝板真石漆喷涂工艺,提升了院区外观形象。这些从“脚下”到“墙上”的点滴改善,汇聚成患者实实在在的获得感与安全感,是医德医风整治成果最直观、温暖的体现。
服务提质 化解就医难题
医院聚焦群众就医“时间差”“多跑路”等关键问题,通过一系列改革举措,实现便捷就医“大提升”。
全面推行周六、周日门诊全天开诊制度,为工作日无法就医的“上班族”、学生群体提供便利,满足患者多元化就医需求;将感染抽血室、病案复印服务前移至门诊大厅,减少患者及家属往返奔波;对每周做第三次血透患者给予费用减免,对需多科室就诊的门诊患者实行诊间转科,直接减轻患者就医负担;全院各住院病区统一配置免费陪客椅,让家属陪护不再艰辛,病房充满温情;将营养餐食直接配送至住院部大厅,有效解决住院患者及家属“吃饭难”的问题。
这些举措,精准对焦患者需求,以流程的“减法”换取就医体验的“加法”,是医德医风建设成果在服务一线的生动体现。
医技精进 筑牢仁医根基
医院坚持医德医风集中整治与提升医疗质量并重,强化学科内涵建设,淬炼为民服务的硬实力。
医院领导班子采取“不打招呼、直奔现场”的方式,深入腹部肿瘤一科、肾内科、外三科等临床科室开展行政查房,现场“把脉问诊”,为学科发展破解瓶颈,激发了医护人员干事创业的热情。
各科室积极引进并开展多项先进诊疗技术,如应用“正清风痛宁三联序贯疗法”治疗肩、肘、腕、髋、膝关节等各类关节疾病;通过多学科紧密协作,成功救治罕见ANCA血管炎合并急进性肾小球肾炎患者,顺利完成高难度骶骨巨大脊索瘤切除术。
征程万里风正劲,重任千钧再扬帆。医德医风建设永远在路上,九江市第三人民医院将不断巩固整改整治成果,持续推进“心连心”暖心医院创建工作,增强全院全员人文关怀意识,推动主动服务、精细服务、温情服务蔚然成风,努力打造党风清正、院风清朗、医风清新的生态环境,将医院建设成为患者信赖、员工自豪、社会赞誉的现代化“暖心医院”,为护航赣北百姓生命健康谱写新的篇章!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