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然庐山 诗画九江】“双节”期间九江文旅热力“圈粉” 4A级及以上景区入园464.44万人次
从甘棠公园的万千灯火到庐山的云海胜景,从非遗长桌宴的烟火气息到电竞运动会的青春呐喊,683场文旅活动如同时空交响的动人音符,在九江这片热土上奏响了文旅融合的崭新乐章。在八天的假日时光里,全市4A级及以上景区入园人数464.44万人次,同比日均增长36.4%,交出了一份“安全有序、优质高效、繁荣稳定”的精彩答卷。
古今交融的时空交响
这个假期,九江的文旅活动呈现出“百花齐放”的繁荣景象。我市紧紧围绕“锦绣山河月·九江共欢庆”主题,共开展各类文旅活动683场,中心城区组织开展各类文化活动73项。
甘棠公园和李公堤的游园灯会,成为这个假期亮眼的风景。夜幕降临,千盏花灯次第点亮,将整片区域装点成流光溢彩的童话世界。这场汇集了沉浸式宋韵市集、亲子潮玩乐园、书香非遗体验、演艺赛事以及潮流街舞的文旅盛宴,以其满满的烟火气与文化味,吸引了超50万人次的市民和游客到现场打卡。
庐山风景区在这个假期再现了“游人如织”的盛况,假期闸机客流达154.45万人次,来自五湖四海的游客在此共庆华诞;庐山西海风景区同样人气爆棚,假期闸机客流121.56万人次,司马码头排起的长龙、湖面上穿梭的游船、空中回荡的欢笑,共同勾勒出一幅生动的假日图景。
与此同时,整座城市都沉浸在节日的欢腾中。市体育中心内,和平精英PEL电竞运动会的战火正酣,22支战队的激烈对决引来阵阵喝彩;在大中路历史文化街区,数百米的长桌蜿蜒贯穿其中,市民游客比邻而坐,共同绘成一幅“烟火九江”的非遗画卷;南山公园的“情满中秋・濂溪印月”沉浸式赏月活动,则以雅致的情怀重现了古人赏月吟诗的浪漫场景……
文博场馆同样迎来参观热潮,“寻书·阅读嘉年华”“书香颂祖国”红色经典诵读比赛、“锦绣山河月·九博庆华诞”系列展览等活动营造出浓厚氛围,点燃群众热情。假日期间,庐山博物馆、庐山会议旧址纪念馆、市博物馆参观人数分别达到14.32万、9.29万和9.2万人次,市图书馆到馆人次达5.8万,展现出九江深厚的文化吸引力。
创新引领的消费活力
今年“双节”假期,九江文旅市场展现出蓬勃的消费活力,创新举措与特色活动相互促进,共同点燃了游客的消费热情。
家庭亲子、年轻群体和银发群体构成了假期消费主力。庐山、吴城候鸟小镇等景区的生态科普属性,吸引了大量亲子家庭前来探秘自然;年轻则更青睐网红打卡与夜间消费,庐山西海、浔阳区等地的文化互动与夜游项目成为热门话题;庐山完善的医疗服务和宜人秋色,让银发游客得以悠闲享受假日时光。
假日期间,全市12个景区推出40余项优惠,以创新营销方式让利于民。庐山风景区的中秋节景点免门票等举措广受欢迎;庐山西海、庐山、修水、湖口等地与抖音、美团等平台合作推出团购优惠;武宁县围绕西海湾景区活动及青少年网球积分排名系列赛等发放60万元消费券,更是直接拉动了假日消费。
各类特色活动也成为激发消费的重要引擎。假期全市举办各类文旅消费活动233场,修水县“双节同庆·梦回宁州”活动中,街区商户的满减、特价活动有效拉动了游客消费;李公堤灯火非遗庆华诞活动,12个非遗项目现场展示展销的销售额超2.5万元;非遗长桌宴更是创下50桌3000多人同时品尝的盛况,仅菜品销售额就达1.8万余元。这些创新消费场景的成功打造,不仅丰富了游客体验,更展现了九江文旅消费的无限潜力。
细致入微的服务底色
为了营造安全、舒心、便捷的旅游环境,假日期间,全市文旅系统以细致周到的服务,构建起全覆盖、全流程的保障体系,成为这座城市最温暖的底色。
节前,全市文旅系统开展了一次全面系统的安全隐患排查,重点加强对客运索道、大型游乐设施、玻璃栈道、观光车船、水上项目、高风险娱乐项目等设施设备的安全检查,强化文旅场所火灾隐患排查,加大对网红打卡点各类安全隐患排查力度。针对排查出来的问题,建立台账、明确责任、限期整改,实行销号管理,形成工作闭环,确保文旅安全可控。
在规范旅游市场秩序方面,九江深入开展导游乱象、强制消费等问题专项整治,坚决打击非法经营、不合理低价、虚假广告等扰乱市场秩序的行为。假日期间,全市共出动检查和执法人员1233人次,检查各类文化旅游经营场所544处。与此同时,全市文旅系统严格实行24小时值班和领导在岗带班制度,确保高效运转、响应及时;12345热线平台安排专人值守,第一时间介入处理游客投诉;各重大活动现场均有工作人员驻守,实时管控现场秩序。
这些细致入微的服务举措,如同无声的守护,让游客在领略九江美景的同时,更感受到这座城市的温度与诚意。
(九江日报全媒记者 胡依倩 文/摄)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