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昌市黄金乡:精准施策,提升农村集体“三资”管理质效
今年以来,瑞昌市黄金乡坚持以加强农村集体“三资”管理为重点,不断完善管理制度,创新监管方式,摸清资产底数,打造有力队伍,切实推进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制度化、规范化。

建章立制“扎紧笼子”。制度不健全、权责不明晰、落实不到位,是农村集体“三资”领域发生腐败问题的重要因素。为补齐农村集体“三资”管理短板,进一步织密织牢监督网,黄金乡坚持把发现问题、整改问题、堵塞漏洞、建章立制贯穿始终,制定《黄金乡进一步规范村组财务管理暂行办法》《黄金乡规范村组收支管理办法》等制度,有效推进农村集体“三资”管理逐步规范。同时,为精准高效做好农村集体“三资”监管工作,深入聚焦农村集体“三资”领域突出问题,联合乡纪委、经发办、农办等部门对重点项目、重大资金、重要环节进行监督检查,不断疏通堵点、堵塞漏洞,连接江西省“三资”治理大数据平台与纪委小微权力一点通平台,实时公开收支明细、合同信息、资产资源变动、处置等,拓宽群众监督渠道,发挥群众监督作用,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违规操作、腐败风险。截至目前,全乡6个村已全部完成“三资”平台联接小微权力一点通,不断推动农村集体“三资”在阳光下运行。
专项治理“清除顽疾”。摸清底数,破除数字不清、责任不明等“三资”管理顽瘴痼疾,是做好“三资”管理的基础性工作。黄金乡以财务管理混乱,集体资产资源家底不清,集体经济合同不规范等农村集体“三资”管理顽疾为切入点,组织乡村两级联动,采取村级自主查、乡镇清账查,部门协助查及纪委复核查等方式,全面梳理农村集体“三资”突出问题,建立台账,动态销号,对整治中出现的侵占集体资产、违规处置资源等行为“零容忍”,严肃查办违纪违法案件,强化以案促改、警示教育,不断推进农村“三资”管理水平提升。

培训宣传“练好内功”。“以前对三资管理总是迷迷糊糊,理不清该怎么管,现在通过不断学习培训,心里也有底了”。黄金乡北山村“三资”管理人员说道。管好集体资产,关键在人。自开展农村集体“三资”领域整治工作以来,黄金乡坚持“培训+宣传”双轮驱动,一方面定期组织村集体“三资”管理人员开展“三资”专题业务培训,课程涵盖村级财务管理、平台操作、政策解读等核心内容,不断提升各村“三资”管理人员在制度执行、流程把控、风险防范等方面的能力,切实打造一支懂经济、会管理、善经营的农村“当家人”队伍,截至目前,已组织各村“三资”管理人员参加村级财务管理培训3场次,受训人员20余人次;另一方面加大宣传力度,组织各村对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学习,同时通过“纪法小课”对典型案例进行分析,帮助村级“三资”管理人员明晰权责边界,不断推进“三资”规范管理工作取得成效。
(周颖楠)
责任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