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江相邀 共聆新韵——2025年长江经济带主流媒体调研行活动圆满结束

时间:2025-10-14 10:13:05 来源: 九江日报

夜幕下的浔阳江头,琵琶亭流光溢彩,千年诗句随江风流淌;庐山之巅的云雾间,群峰隐现如泼墨山水;九江石化的厂区内,塔罐与绿树相映,智能化气息扑面而来;八里湖体育馆中,三万名观众齐声高歌,声浪撼动星空——十月的九江,以一场跨越古今的对话,向远道而来的媒体人展开了它的多维画卷。

10月10日至12日,来自上海、江苏、浙江等长江经济带沿线省市的50余位媒体代表齐聚九江,开展以“高质量发展、高水平保护”为主题的调研行活动,本次活动由江西省报业协会、中共九江市委宣传部主办,九江市融媒体中心等承办。调研团深入探访长江国家文化公园、港口码头、工业企业,全方位触摸高质量发展的九江脉动。

文脉新章:山水人文的交响

指尖抚过琵琶亭的汉白玉浮雕,重庆市报业传媒协会工作人员龚万鑫感慨:“灯光秀让白居易的《琵琶行》‘活’了过来,重庆与九江一水相连,此刻仿佛听见了穿越千年的江涛声。”调研团首站走进长江国家文化公园九江城区段。移步浔阳楼,凭栏远眺,江船如织。这座因《水浒传》闻名的古楼,如今成为解读九江“江湖锁钥”战略地位的活教材。

漫步九江城,调研团仿佛亲手串起一颗颗明珠:九八抗洪展陈馆内,老照片与实物重现了1998年的惊心动魄;庐山植物园里,珙桐与水杉诉说着生态保护的坚守;而在赣超联赛现场,当《为了谁》的旋律响起,三万名观众自发挥动手机闪光灯,星海与歌声交织——尽管九江队憾失比赛,但球迷高喊“赣州好样的!”调研团的记者们看到了抗洪精神在这座城市的传承。

文旅融合的九江实践,正以“诗意”激活“经济”。九江通过打造九动梦工厂、大中路历史文化街区等一批消费业态,引进开心麻花、喜来登酒店等一批头部品牌,首发经济、暑期经济、清凉经济、演艺经济、赛事经济持续升温加热,全力推动庐山创建世界级旅游景区,致力打造长江国际黄金旅游带上的璀璨明珠。

产业跃升:绿色智能的变革

在九江德福科技的无人车间里,铜箔在精密辊轴上匀速传送。这家全球电解铜箔产能第一的企业,用科技惊艳了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集团信息传播中心副主任黄锐:“没想到内陆城市能孕育出这样的‘隐形冠军’。”该企业电解铜箔产品广泛应用于新能源与电子信息领域,成为九江制造业迈向高端的缩影。

在九江石化,调研团看到了这样的画面:厂区内塔罐等装置高耸林立,斑鸠园水生态景区雅致优美,池塘边矗立的电子屏幕上,显示的水质实时监测数据远优于国家标准。

近年来,九江石化锚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方向,奋力加快打造世界领先的绿色智能炼化企业。讲解员介绍,他们正投资105.69亿元建设年产150万吨芳烃项目,全力构建“炼油+芳烃+PTA+PET+终端产品”全产业链。

九江的产业转型,始终坚持“智改数转”与绿色双轨并行。完成转型诊断企业2009家,获批国家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城市试点,获评国家级5G工厂15个,纺织服装、有机硅、石化化工入选省级“产业大脑”,全市企业数转投资额达49.6亿元,带动技改投资增长38.6%。绿色低碳成为新型工业化的鲜明底色。通过深化落实制造业“9610”工程,九江正构建体现本地特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向江图强:黄金水道的变奏

九江港城西港区集装箱码头,桥吊如林,五彩集装箱在智能化系统的调度下精准落位,货轮鸣笛驶向远方。

“本以为只有沿海码头才能形成大规模物流,没想到九江港作为沿江内陆港口,集装箱吞吐量竟能突破百万标箱。”浙江省报业协会副秘书长俞佳友表示。更让他印象深刻的是港区的生态措施,在这里江豚监测点、污水回收装置、岸电系统一应俱全。

九江市以港口型国家物流枢纽建设为契机,进一步放大水运优势。今年6月,上港集团和江西省港集团联合推出“赣沪通”产品,并在九江成立空箱中心,使企业物流成本降低20%、运输实效提升40%。2024年,九江港货物吞吐量2.23亿吨,排名全球港口31位,较2022年前进9位;集装箱吞吐量突破百万标箱。今年1~8月,九江港完成货物吞吐量1.57亿吨,同比增长10.37%;集装箱吞吐量65.76万标箱,同比增长13.01%。

作为江西省唯一的沿江港口城市,九江市以港口型国家物流枢纽建设为契机,进一步放大水运优势,奋力打造“江海直达、服务全省、辐射周边”的区域航运中心。这条“黄金水道”,正助力九江从“内陆腹地”迈向“开放前沿”。

从长江国家文化公园九江城区段到九江石化,调研团一路走来,既感受到千年历史文化的深厚底蕴,又看到了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华丽转身。这种古今交汇的独特体验,是九江高标准高质量建设长江经济带重要节点城市的生动写照——既扎根历史文脉,又拥抱时代变革,正以更加自信的姿态迈向更加美好的未来。

(九江日报全媒记者 周慧超)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