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式入秋 10月17日迎接强冷空气
九江新闻网讯(九江日报全媒记者 孔颖)10月已过半,但一直以来,我市受副热带高压持续控制,呈现“气温异常偏高、降水极度偏少”的显著特征,高温少雨打破历史同期纪录。不过,明晚(10.17)随着一股强冷空气过境,“秋老虎”将被“终结”,我市平均气温将下降至22℃以下,正式入秋。
来自市气象台的数据显示,10月上旬我市平均气温达26.8℃,较常年同期偏高6.7℃,创历史同期新高。10月1~14日,全市平均气温26.8℃,较常年同期(20.1℃)偏高6.7℃,创有气象记录以来同期最高值。10月1~14日,全市累计降水量0.3毫米,为历史同期第3少位。部分地区再次出现气象干旱,森林火险等级逐步攀升。
预计明天(10.17)白天全市晴天多云,明晚(10.17)至10月20日,受强冷空气影响,我市将出现明显大风、降温及降水天气,平均气温下降7~9℃,伴有4~5级偏北风及小到中雨,江湖水面等区域阵风可达7~9级。此次冷空气过程将结束持续异常高温天气,各地需重点防范大风、降温及次生灾害对交通、农业、公众生活等领域的影响。具体天气情况为,10月18~19日,全市小到中雨,气温逐渐下降至16℃左右,偏北风加大到4~5级,江湖水面、平原河谷和高海拔山区阵风7~9级。10月20日,全市阴转多云,最低气温13~14℃,偏北风4~5级,江湖水面、平原河谷和高海拔山区阵风7~9级。
气象部门建议交通运输部门提前部署大风、降雨天气应对措施,对高速公路重点路段、跨江(湖)桥梁等加强巡逻,遇极端天气果断采取限流或封闭措施;海事部门需通知过往船舶提前进入避风港,停止江湖水域作业,防范大风风险。各地要防范冷空气对农业生产带来的不利影响,需加快晚稻收割晾晒进度,对设施农业进行防风加固;抓住有利降水时机,大力开展人工增雨作业,缓解前期干旱影响。要加强公共设施安全管理,大风天气前需检查户外广告牌、临时搭建物等,对松动设施立即加固或拆除;大风期间停止高空作业,避免出现人员财产损失。要科学应对健康风险,需关注天气变化对心脑血管疾病、呼吸道疾病的影响,重点做好老人、儿童保暖防护,避免因温差过大引发感冒或病情加重。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