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安县第三中学开展节约粮食主题班会
九江新闻网讯(王文强)为深化学生对粮食安全的认知,将“珍惜粮食”从理念转化为日常习惯,德安县第三中学以世界粮食日为契机,组织各班级开展节约粮食主题班会。活动通过“学知识、辨现象、践行动”三维环节,引导学生做懂粮食、爱粮食、节粮食的“知食分子”,更有学生在食堂就餐时用“空餐盘”打卡,让“不剩饭”成为校园新风尚。
班会课堂:做“知食”者,懂粮食之重
“什么是‘知食分子’?不仅要知道‘吃什么’,更要知道‘粮食从哪来’‘浪费有多痛’!”班会课上,班主任以趣味提问开篇,迅速点燃学生兴趣。
在“知粮史”环节,各班通过动画短片展示“一粒小麦从播种到收割”“一粒大米从田间到餐桌”的全过程,让学生直观看到粮食种植需经历耕地、播种、施肥、收割、加工等十余道工序,背后是农民数月的辛勤劳作。部分班级还邀请生物老师客串讲解,结合“全球粮食产量分布”“我国人均粮食占有量”等数据,让学生明白“粮食安全并非理所当然,全球仍有8亿人面临饥饿”,打破“粮食充足就可随意浪费”的认知误区。
在“辨浪费”互动环节,学生们分组讨论“身边的粮食浪费现象”:从食堂打饭时“眼大肚小”导致的剩饭,到家庭聚餐中“讲排场”剩下的菜,再到零食吃一半就丢弃的行为,大家纷纷列举并分析危害。“以前觉得剩饭一点点没关系,现在才知道,全校每人每天剩一口饭,一年下来就是上千斤粮食!”八年级学生李同学的发言引发全班共鸣,也让“不剩饭”的意识进一步扎根。
最后,各班共同制定《“知食分子”行为公约》,明确“按需打餐、不挑食、剩菜打包、监督浪费”等具体要求,学生们逐一在公约上签名,承诺用行动践行“知食”担当。
食堂实践:晒“空盘”,践“不剩饭”之诺
主题班会的教育效果,很快在食堂就餐场景中显现。以往个别学生“餐盘菜品、米饭剩半”的情况大幅减少,更多学生主动践行“按需取餐”:打饭时主动对食堂阿姨说“少一点,不够再添”;遇到不爱吃但有营养的蔬菜,也尝试吃完不浪费;若有剩余饭菜,会主动打包带走。
不少班级还发起“‘知食分子’空盘打卡”活动,学生们吃完饭后,拍下自己干干净净的餐盘照片,分享到班级群或朋友圈,配文“今天我是‘知食分子’,光盘打卡成功!”从照片中可见:有的餐盘里蔬菜、米饭吃得一粒不剩,有的连汤汁都蘸净,甚至有学生特意展示“空汤碗”,用细节传递节约态度。“现在打饭会先想自己能吃多少,吃完看到空餐盘,特别有成就感!”七年级学生张同学拿着打卡照片说,身边同学还会互相“比光盘”,节约氛围越来越浓。
此次活动,不仅让德安三中的学生成为“懂粮食”的“知食者”,更成为“节粮食”的“践行者”。学校德育处负责人表示,后续将把“光盘行动”纳入班级日常评比,通过校园广播分享节粮爱粮小故事,让“不剩饭”成为学生的自觉习惯,让节约粮食的青春底色更加鲜明。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