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茵场边的“全程伴跑”——九江市融媒体中心(市文化传媒集团)奏响2025赣超联赛宣传强音
10月26日晚,随着终场哨响,九江队凭借两回合总比分5:1击败抚州队,将2025赣超联赛季军的奖牌收入囊中。赛场内,球员的拼搏与球迷的呐喊交织成一城胜利的狂欢。赛场外,由九江市融媒体中心、市文化传媒集团主导的新闻宣传战役同步收官。

3个多月的赛程,九江队以7胜5平2负的骄人战绩,为2025赣超联赛画下了句号。每一场,球员们用拼尽全力的奔跑、精彩纷呈的进球,对家乡真挚告白。
679条赛事新闻、累计1.3亿次点击、累计1.9亿人次线上观赛,这组数据的背后,中心(集团)用一场全方位的新闻宣传战役,为2025赣超联赛的炽热氛围添上了最浓墨重彩的一笔。他们不在赛场参与攻防,却用文字和镜头构建了一座城市关于足球的集体记忆。他们是每场比赛中无处不在的“第十二人”。他们守候在绿茵场边完成了一次出色的“全程伴跑”,用文字和镜头证明:足球早已超越比赛本身,媒体的匠心与体育的热血同频。

全媒传播 放大赛事声量
7月8日,一则名为《九江队征战赣超,诚邀全城助威!“九江出征”宣传口号公开征集》的新闻正式拉开九江市融媒体中心2025赣超联赛新闻宣传战役的序幕。
从盛夏到深秋,凭借“报、台、网、端、微、屏”全媒体矩阵,中心(集团)构建起多元化的全平台传播体系,借由新闻宣传成为连接人与人、城与城的精神桥梁。
这并非一场简单的赛事报道,而是一场精心策划、全程陪伴的“媒体马拉松”。
比赛尚未打响,中心(集团)就成立了赣超特别报道组。在赣超特别报道组微信群中,每天定时发布的新闻策划任务,最终在《九江日报》《浔阳晚报》、九江新闻栏目、九江电视台公共频道、新闻广播开设的《赣超进行时》专栏中第一时间与广大球迷“见面”。
“我们根据九江队的赛程,始终坚持每日策划、全方位报道,重点推出广接地气的一线战报、一线评论、球员故事、球迷故事等系列文章。”赣超特别报道组的负责人张勋国介绍,从2025赣超联赛战火点燃至最终收官,中心(集团)马不停蹄。
“我们聚焦赛事活动,打造短视频、海报、图文等多元轻量化创意产品矩阵,全渠道覆盖九江发布、小红书、抖音、视频号等多平台,强势为赛事赋能造势。”中心(集团)网站工作部新闻总监袁勤勤说,一个个创意十足的图文与视频巧妙植入赛事信息,不仅提升了赛事关注度,打造区域文旅融合新IP,更点燃了市民对赣超联赛的参与热情和城市自豪感。
在这个没有硝烟的战场,这里的鼓与呼同样铿锵有力。每场比赛,无论是主场还是客场,多路记者协同发力,在赛场内外,第一时间捕捉精彩瞬间;编辑团队高效运转,确保赛事快讯如活水般第一时间在各媒体平台推送。
为了不让无法到场观赛的球迷和市民遗憾,中心(集团)派出18人组成的直播团队。一方面在场内直播间带来权威解说与嘉宾访谈,深度解读战术。另一边,穿梭于赛场内的移动主播,将镜头对准球员热身区、球迷聚集区,捕捉第一手的激情与感动,为线上观众构建专业又沉浸的观赛场景。中心(集团)旗下掌中九江APP、九江新闻网抖音号、九江发布微信视频号、云上九江APP、九江日报抖音号、掌中九江微信视频号、匡庐之声微博号七大平台同步直播赛事,让全民共享赣超联赛的激情时刻。
无论是图文、视频还是直播,各种形式被娴熟运用,确保了赛事信息能精准触达不同年龄、不同习惯的受众。2025赣超联赛以来,场场线上破百万人次的观赛数据,正是中心(集团)有效拓宽赛事影响力边界的最直接证明。


情感链接 塑造城市记忆
全方位的报道,多平台的联动,不仅将赛场的热度实时传递至千家万户,提升了广大球迷与市民的归属感和参与感,更让球队的拼搏精神与城市荣誉感共振,编织了属于九江的“足球春秋”。
赛前,他们是“造势者”。《“赣超”九江主场门票将启用“预约+摇号”,预约攻略来了→》《赣超1/4决赛前瞻:九江本周日主场战新余,“钢铁意志之师”不可小觑》《封闭特训+新援加盟!九江队全力备战赣超淘汰赛》……一篇篇专题稿件、一支支预告片探营九江队备战动态、呈现球员风采,将每一轮比赛的悬念与期待值拉满。
赛中,他们是“闪电侠”。第一时间传递赛场动态——《开场46秒,九江队进球了!1:0!》《1:0!九江打破僵局率先破门!》……他们充当“氛围组”,迅速捕捉每一个高光时刻——《九江主场2.8万人合唱为了谁,足球与抗洪精神的深情共鸣》《鄱湖精灵,鹤舞九江!网友:九江,赣超赛场里最浪漫的城市》《绿茵场外的“分会场”:赣超引爆商场人气》……
赛后,他们是“记录者”。无论是胜利的欢欣还是失利的遗憾,及时的赛况综述总能供读者回味——《赣超“天王山之战”:遗憾错失绝杀 九江主场1:1战平南昌》《主场狂飙!九江队4:0战胜鹰潭队》《赣超小组赛收官战0∶1憾负上饶队 九江队以小组第一昂首晋级淘汰赛》……
他们更是“友谊使者”,赛后一封封向对手城市发出的书信,让一场球赛从单纯的胜负比拼,升华为两地之间因球结缘的文化交流“云端”盛会,成为2025赣超联赛中一道独特的人文风景线。信中既有竞技的致敬,也有文化的邀约,一纸信笺搭建的友谊之桥,将足球的热爱、兄弟城市的情谊串起,使每场赛场充满了更多尊重、友好与共鸣,让足球成为城市交流的纽带。引得网友们纷纷点赞:“每篇必拜读!先生之笔彰显我浔阳之文脉,在此谢过!”“信上是文字的碰撞,球场上是球技的碰撞,撞出的不同火花都很精彩,这就是赣超的意义吧!”“那种豪情,那种客气,那种友好,就是赣超的精神。”
创新运营 保障赛事体验
一个个动人的瞬间,被中心(集团)捕捉、记录、传播,精准推送至不同年龄、不同习惯的受众。一场场热血的比赛,被中心(集团)成功打造成全民关注的城中盛事,也为整个2025赣超联赛留存下一份详实而富有温度的档案。

不只如此,在2025年赣超联赛的舞台上,中心(集团)还完成了一次成功的角色升级。在这里,他们不仅仅是场边的记录者,更成为深入赛事内核的构建者与服务者,通过创新票务模式、投入一线保障、营造主场氛围,为广大球迷和市民带来了全新体验。
自开赛以来,由掌中九江APP搭建的赣超票务平台,始终作为球迷购买九江队主场比赛门票的主要渠道。在八强赛来临之际,为进一步优化市民购票体验、确保票务公平有序,中心(集团)提出率先在赣超联赛试行“预约 + 抽签”购票机制。此举不仅有效规范了票务流程,保障了广大球迷和市民的公平购票权益,更显著提升了广大球迷和市民的参与感、满意度。
7月26日晚,九江队的首场主场比赛于九江市体育中心激情上演。当天15时,九江市体育中心南北门共52台闸机旁,来自中心(集团)的90余名党员干部组成的党员突击队,全员投入到赛事服务保障一线。从那一刻起,每一场九江队的主场比赛,这支队伍都坚守岗位,在场外承担检票、动线引导与秩序维护等工作,确保每一位球迷安全、有序、高效入场,累计服务观众超10万人次。

“九江队,加油!”“九江九江,威震四方!”自九江队主场迎战景德镇队的比赛开始,中心(集团)的4位主持人以现场MC身份站在球场边,全程主导开场、中场及结尾环节,巧妙串联赛事进程与文艺演出,积极引导现场球迷参与互动,共同营造出更加热烈、沉浸的主场氛围。
纵观2025年赣超联赛全程,中心(集团)的职能已从传统的宣传报道,延伸至赛事运营的核心环节,特别在九江主场票务与现场体验升级中发挥了关键作用。这一步,不仅体现了中心(集团)在大型体育赛事中服务能力的深化,更标志着中心(集团)从赛事“报道者”向“服务者”与“参与者”的全面转型,展现出融媒时代背景下公共文化机构的积极探索与担当。

提升格局 足球超越比赛
2025赣超联赛战鼓擂响以来,点燃了广大球迷和市民的激情,更成为一次全景展示江西各城市魅力、深度串联城际友谊的盛大文化巡礼。
在这场精彩纷呈的赛事背后,离不开中心(集团)领导层的运筹帷幄、对关键环节的精准把握以及对宣传方向的坚定引领。“我们希望通过专业化的报道、人性化的传播,让更多人感受到足球的魅力与城市的温度。”九江市融媒体中心主任,市文化传媒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张雷说。
2025赣超联赛被中心(集团)列为年度重点项目,第一时间成立由主要领导挂帅,一名集团领导专职调度,两名中心分管领导分别负责宣传、直播的工作格局,明确“全程介入、全员参与、全媒传播、全域覆盖”的工作原则,各平台组建党员业务骨干为核心的赣超活动指挥部,下设特别报道组、直播组、票务闸机组、新闻协调组、后勤保障组。
在这里,围绕2025赣超联赛的一切工作,从一开始就站在了高起点、高标准之上。
特别报道组里,共有文字记者、摄影摄像记者8人。从赛季初的预告、抢票指南,到赛中的实时快讯、短视频集锦,再到赛后的深度综述、球员专访,宣传报道如浪潮般层层递进,持续不断。每场比赛中的《赣超快讯》严格落实“一球一报”制,九江队每一进球,文字和视频素材同步传送后方,最快用时2秒就完成推发。8月31日那个雨夜,九江队客场征战景德镇队。特别报道组在雨中坚守,把九江球员雨中拼搏和九江球迷雨中坚守的震撼场景一一记录。
值得一提的是,九江队赛后一封以“你的江州兄弟”署名的致某某队诸君书信,均由报道组前方记者根据赛况在回程的球迷专列上,用手机一个字一个字敲出初稿后,经由张雷修改审核后全媒体推送。无论主客场比赛,这封信无论多晚必定发出。
和赣州的半决赛次回合那场对决,九江队主场失利,让广大球迷和市民意难平。“最开始那封信的标题叫《兄弟,别哭》,后来张雷主任审核时,把标题改成了《我们记得所有的奔跑》。”张勋国说,“标题的变化使文章增色,更让我们明确,我们是赣超融媒体中心特别报道组,我们是记者,传播体育精神、正确引导情绪是我们肩上永远不变的职责和使命。”
实际上,无论在哪个环节,每一次的呈现都经过了反复修改与打磨。在直播组,自8月24日起,中心(集团)专属直播间《主播、嘉宾陪大家一起看球》一上线,就收获了318万人次的观看量。这背后,是每场直播前,中心(集团)主要领导召集大家开会讨论,碰撞思路、打磨脚本的结果;也是每场直播中,中心(集团)主要领导坐镇总指挥,两名编委全程参与审看换来的场场圆满。
在100多天的2025赣超联赛宣传中,从前端内容生产到后端技术支撑,从线上传播到线下服务的全链条,中心(集团)领导并非简单地分派任务,而是共同作战。正是这种对关键组织架构和流程的精细把控,使得庞大的宣传机器得以高效、精准运转,使得2025赣超联赛的传播超越了体育范畴,成为一场全民共享的文化盛宴和一次成功的城市形象推广活动。
10月27日,由中心(集团)精心推出的纪录片《感谢足球》一上线,就在九江人的微信朋友圈里“刷屏”,引发强烈共鸣。“谢谢拼尽全力的九江队员,谢谢永远热情的球迷朋友,也谢谢所有为赣超付出的人们!”“铭记每一个奔跑的身影,感谢足球带来的感动。”“九江足球队的不懈追求,拼搏精神与九江人民的团结互助,不断摇旗呐喊的城市守护精神已经深深烙印在赣鄱大地上。”……
足球早已超越比赛本身,球赛不仅是竞技的比拼,更是城市精气神的展现。
赛季终会落幕,奖牌将被珍藏,但足球里的九江故事因传播而生生不息。那些镜头里的奔跑、文字中的激情、信笺里的友谊,已汇成九江城市记忆中跃动的火花。是茶余饭后,九江人谈论起“我们的球队”时脸上的自豪;是校园操场上,孩子们追逐足球时坚定的身影……
足球,正因这场深入人心的传播,从一项赛事转变为一种生活方式,最终沉淀为城市的体育文化基因,在未来的岁月里持续释放光与热。
(九江日报全媒记者 孔颖)
责任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