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药南引”结硕果 山楂映红富民路
九江新闻网讯 走进柴桑区新合镇2200亩中药材基地,红彤彤、黄澄澄的山楂缀满枝头,像一串串玛瑙在阳光下闪耀,微风拂过,果香四溢,奏响了丰收的序曲。从田间采摘的忙碌身影到车间加工的热火朝天,这颗承载着“北药南引”技术成果的红果,正成为当地产业兴农的“致富密码”。
科技赋能,红果品质再升级
“今年的山楂甜度比去年高了近1个百分点,果形也更匀称。”九江金蕾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负责人周芳拿着刚采摘的山楂,难掩丰收的喜悦。
这份品质提升的背后,离不开柴桑山楂科技小院的技术支撑。今年,柴桑山楂科技小院入选国家级科技小院,小院聚焦山楂种植与低碳技术研发,汇聚了江西中医药大学、江西农业大学等高校专家团队,从土壤检测到水肥配比,为山楂生长提供全周期指导。
通过推行“水肥一体化”生态种植技术,基地实现了山楂种植的标准化管理。“以前凭经验种,现在按数据来,采摘时间卡着糖度仪的读数,分3批采收才能保证最佳品质。”种植户手上的《山楂种植手册》,记录着从开花到结果的每一项技术规范。
如今,这里的金蕾山楂不仅保留了药食同源的天然优势,还通过了严苛的品质检测,为后续深加工打下坚实基础。
全链发力,小山楂串起大产业
在基地的加工车间里,新鲜山楂正通过全自动分拣机筛选分级,经清洗、切片、烘干等工序,转化为山楂干。
“我们今年新增了低温烘干设备,能最大程度保留山楂的黄酮类物质和维生素C,这些成分可以帮助消化、调节血脂。”车间负责人介绍,依托“基地+合作社+农户”模式,加工环节已带动周边百余名村民稳定就业。
线上线下的联动让山楂香飘远方。在抖音直播间里,主播手持新鲜山楂与网友互动:“现摘现发的金蕾山楂,酸甜多汁……”不少人通过直播间直接下单;线下则对接商超,还与文旅节点联动,推出“山楂采摘+非遗体验”研学线路,让小山楂成为农文旅融合的“新纽带”。
红果富民,丰收喜悦满田间
“我在基地务工,每月能挣3000多元。”新合镇址坊村不少村民在此务工,提高了家庭年收入。
目前,金蕾山楂产业已形成覆盖种植、加工、销售的完整链条,正在全力申报江西省山楂“北药南引”种植技术标准,让特色产业有了更规范的发展路径。
从山间的试验种植到如今的千亩基地,从单一鲜果到多元产品,金蕾山楂已成为新合镇农业特色产业矩阵中的亮眼名片。枝头的红果正被陆续摘下,装进筐篓,也装进农户们对美好生活的期盼。在这片充满希望的山坡上,一颗小小的山楂,正结出产业兴旺、百姓富足的甜蜜果实。(张锐敏 九江日报全媒记者 程静)
责任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