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武宁:“古艾新声”传万家 理论宣讲润民心
“大家摸摸树皮的纹理,听听风吹树叶的声音,试着把对大树的感觉写成小诗吧!”在江西省九江市武宁县第八小学的大樟树下,武宁县“赣鄱红色娘子军”宣讲队成员、“中国好人”陈燕燕正带领30余名学生开展“诗歌与自然共生长”主题宣讲。她引导孩子们用“五感”感受自然,现场创作了《大树妈妈》《树是收藏家》等童诗,生态文明理念在诗意中悄然扎根。这场别开生面的户外宣讲,正是武宁县“古艾新声”理论宣讲品牌的生动实践。
武宁县“古艾新声”理论宣讲队伍如星火燎原,让党的创新理论从“会场”走进“现场”,从“文件”变为“家常”,如春雨般浸润基层土壤。2025年以来,该县已常态化开展理论宣讲活动480余场次,线上线下覆盖群众超60万人次,让党的创新理论在基层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建强“三维矩阵” 宣讲队伍有底气
“以前宣讲是‘单点发声’,现在是‘矩阵共鸣’,我们有了专业队伍、健全机制,宣讲更有底气了!”武宁县“古艾新声”宣讲总队负责人介绍道。为破解基层宣讲“声小力弱、流于形式”的难题,武宁县从顶层设计入手,构建起“机制保障+多元组队+实战培训”队伍建设体系。

该县建立“县级统筹、部门协同、乡镇落实”三级联动宣讲机制,创新打造“专家学者+基层骨干+榜样典型”三维宣讲矩阵,组建了1支“古艾新声”县级宣讲总队和30支乡镇、部门分队,吸纳党员干部、妇联成员、司法警员、退伍老兵、青年志愿者等各类宣讲员290余名,其中特别纳入“中国好人”陈燕燕、“江西好人”程德银、“全国优秀志愿者”张梦颖、“全国模范军人”张项理、“武宁生态卫士”肖高武等54人,让“身边榜样”成为宣讲主力;同时通过理论微宣讲大赛挖掘12名优秀宣讲骨干,为队伍注入新鲜血液。
武宁县采用“分层分类+实战演练”模式,邀请党校专家、全国人大代表、道德模范等开展专题培训,组织“文明创建情景推演”等实战训练,让每一位宣讲员都成为“政策通”“活字典”“贴心人”,推动宣讲队伍能力整体跃升。退伍老兵曾红卫作为“老兵宣讲团”成员,用铁道兵光辉历程和自身奋斗故事激励转业军士;“江西好人”程德银以三十年基层调解经历为素材,在船滩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讲述“诚实守信”的履职故事;“武宁生态卫士”肖高武带着巡山护林的红外相机影像,走进校园解读生态保护意义,正是这支多元队伍的生动缩影。
精准“量体裁衣” 宣讲内容有温度
“宣讲不能‘一刀切’,群众需要什么,我们就讲什么。”武宁县坚持以群众需求为导向,始终以“小切口”回应“大民生”,精准对接乡村、企业、青少年等不同群体的急难愁盼,让理论宣讲实起来、暖起来。

作为“中国最美小城”,武宁县将生态文明宣讲融入日常,让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深入人心。武宁团县委组建“宁听小号角”志愿宣讲队,在全县12所中小学开展“践行绿色理念,共绘美丽画卷”生态文明宣传宣讲月活动。在罗坪镇长水村,县林业局工程师汤麒麟走进田间地头,结合当地毛竹产业发展,手持竹鞭样本讲解“生态保护与产业增收”,“咱们罗坪的毛竹,既能让山林‘绿起来’,也能让腰包‘鼓起来’,科学采伐后补种幼苗,林下套种黄精、重楼等中药材,一年能多赚两三万元!”生动的讲解搭配实物展示,让村民们纷纷点头,当即就吸纳了12户农户报名参与林下经济试点。

“身边人讲身边事,比大道理更动人!”武宁县深挖本土榜样资源,让“身边好人”成为理论宣讲的重要力量,用真实故事传递温暖力量。在横路乡助学活动中,“中国好人”邓小金宣讲自身的经历,现场企业家深受感染,捐赠了10余万元助学奖金,“好人精神”在宣讲中传递温暖、凝聚力量。
打造“立体阵地” 宣讲形式有活力
“以前觉得理论宣讲枯燥,现在坐在广场上‘拉家常’就能学政策,刷抖音还能看‘好人故事’,太方便了!”古艾社区居民李大妈正在社区活动中心参加医保政策宣讲活动。
武宁县打破“你讲我听”的单向灌输模式,构建“沉浸式线下+零距离流动 +立体化线上”的立体宣讲阵地,让宣讲形式更鲜活、群众参与更便捷。
在船滩镇新时代文明实践的“好人讲堂”上,每月有1位本地的“身边榜样”现场分享,程德银的“调解故事”让台下村民频频鼓掌;武宁县生态环境局则在修河沿线乡村设立流动“生态宣讲点”,宣讲员带着游客沿栈道观察白鹭、监测水质,边走边讲“修河生态保护史”,让“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深入人心。
在县级融媒体中心、部门微信公众号等平台开设《生态武宁》《律师说法》《平安武宁》《武宁好市民》等专栏,定期推送宣讲视频,反诈系列视频浏览量超200万次;抖音、视频号推出《文明小剧场》系列短视频,用本土演员演绎“邻里互助”“文明出行”等场景,播放量达100万次。“一次宣讲、多端分发、全域覆盖”的传播效应,让党的创新理论通过“云端”飞入寻常百姓家。
如今,在武宁的田间地头、工厂车间、社区广场,“古艾新声”理论宣讲队伍正持续传递党的好声音、好政策。从“宁听小号角”宣讲队小小护河员守护绿水青山,到“新时代文明实践”宣讲队文明劝导共建美好家园,再到“赣鄱红色娘子军”宣讲队爱心妈妈传递温暖,武宁县“古艾新声”理论宣讲与民生实践深度融合,党的创新理论正转化为群众看得见、摸得着的实际行动。
责任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