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彭泽:“彭蠡之声”理论宣讲团打通基层宣传“最后一公里”

时间:2025-11-25 10:38:04 来源: “画说彭泽”客户端

在赣北长江之滨的彭泽县,一股股清新有力的“彭蠡之声”正跨越田间地头、深入街头巷尾,以其接地气、聚人气的独特方式,将党的创新理论和方针政策播撒进千家万户。江西九江市彭泽县精心打造的基层理论宣讲品牌——“彭蠡之声”理论宣讲团,用乡音传递党音,以乡情解读国情,成功探索出一条让理论宣讲“活”起来、“热”起来、“实”起来的新路径,成为赣鄱大地上理论武装工作的一道亮丽风景。

“品牌”引领,让宣讲队伍“强”起来

“彭蠡”承载着彭泽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以“彭蠡之声”为名,寓意着让党的声音如长江的波浪般绵延不绝地滋润这片土地。区别于传统的宣讲模式,“彭蠡之声”打破身份壁垒,构建了一支支“本土化、多元化、分众化”的宣讲队伍,不仅有理论功底深厚的党政干部、专家学者,更多的是来自群众身边的“百姓名嘴”——经验丰富的退休教师、率先致富的产业带头人、德高望重的乡贤、能歌善舞的文艺骨干、充满朝气的青年志愿者。他们熟知乡情民意,精通方言俚语,能够将“高大上”的理论政策,转化为带着露水、沾着泥土的“家常话”,使宣讲更具亲和力与感染力。

“乡音”翻译,让宣讲内容“实”起来

如何把宏观的理论政策讲具体、讲生动?“彭蠡之声”的秘诀在于“翻译”与“结合”。宣讲团成员们巧妙地将“大道理”与彭泽本地的具体实践相结合。讲乡村振兴,他们不说空泛的口号,而是讲述本地“一虾一蟹”特色农业如何带动百姓增收的鲜活故事;讲生态文明,他们以长江“最美岸线”彭泽段的蝶变为例,诠释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讲民生保障,他们详细解读与群众切身相关的医疗、养老、教育等惠民政策,并提供现场咨询。这种“精准滴灌”式的宣讲,确保了内容与受众需求的高度匹配,让群众听得懂、记得住、用得上,真正做到了“理”润民心。

“阵地”前移,让宣讲形式“活”起来

“彭蠡之声”的讲堂,从不局限于严肃的会议室。它的主阵地,在百姓生产生活的一线。在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一场场围绕最新精神的解读深入浅出;在村里的百年大树下,宣讲员与村民围坐一圈,畅谈乡村振兴的规划;在繁忙的工厂车间,关于高质量发展的讨论与生产实践紧密结合;在社区的休闲广场,理论宣讲与文艺演出完美融合,快板《全会精神振人心 彭泽紧跟时代新步伐》、彭泽地方戏《唱响新彭泽》等节目,让群众在欢声笑语中接受了思想熏陶。此外,宣讲团还积极拥抱新媒体,开设线上专栏,利用短视频、直播等形式,打造“永不下线”的宣讲课堂,将“彭蠡之声”传得更广、更深。

“声”入人心,让宣讲成效“显”出来

“彭蠡之声”理论宣讲团自成立以来,已开展各类宣讲活动数百场,直接覆盖受众超十万人次,取得了显著的社会成效。

它是一座“连心桥”,拉近了党委、政府与人民群众的距离,使政策制定与民意诉求实现了更顺畅的沟通。它是一台“播种机”,让党的创新理论在基层生根发芽,凝聚了广泛的社会共识和发展合力。它更是一个“加油站”,激发了广大群众投身家乡建设的内生动力,为彭泽县的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大的精神能量。

如今,“彭蠡之声”已不仅是彭泽县理论宣讲的品牌,更成为江西省“赣鄱宣讲”大军中一个响亮的基层音符。它用实践证明,理论宣讲唯有扎根人民、守正创新,才能拥有永不枯竭的生命力,真正让党的好声音“声”入人心,汇聚起奋进新时代的磅礴力量。

责任编辑: